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是 气压带,B是 气压带,C是 气压带,D是 气压带。
(2)E是 风带,该风带在北半球的风向属于 风,南半球的风向属于 风。
(3)由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的气压带是 ,由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的气压带是 ,由空
气堆积下沉形成的气压带是 ,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气压带是 。(填字母)
(4)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_____气候,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大陆西岸形成_________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某时期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 20°N B. 20°S C. 30°N D. 30°S
【2】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
A.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 昼夜均分
C. 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 D. 正值寒冷干燥的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层分为三层,其中,A为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
(2)A、B、C三层大气中,空气上冷下暖的是______层;天气最复杂的是________层;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降低的是______层,原因是 ;空气上暖下冷的是______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是_______层,原因是 ;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层。(除第4空和第8空外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同学在地理教师带领下,对下图所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三大类岩石中, 岩在该地区分布最广。
(2)从河谷向东翻过山岭和谷地,在地质构造上依次是 和 。
(3)该河谷 (合适、不合适)修建水库,原因是 。
(4)乙处成为山岭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因有山地地形,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B.因有山地地形,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2)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营造农田防护林
B.发展混合农业
C.东水西调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
A.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
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
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2)四图中河流都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B.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
C.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
D.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2)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
B.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C.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
D.乙国中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甲“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乙“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四点中最接近公转轨道远日点的是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我国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季。
(2)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点的极地投影图,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___。
(3)当地球从D转到A时,北京(40°N,116°E)昼渐__________________(长或短),凤庆一中(24°N,100°E)正午物体的影长渐_______________(长或短)。
(4)2017年12月12日,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__。
A.哈尔滨 B.广州 C.北京 D.上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