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 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 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 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2】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 乙地背斜成山
C. 丙地向斜成谷 D. 丙、丁之间有断层
【3】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B. 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C.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 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 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A线附近的锋面类型,说明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2)据图所示天气系统信息,比较甘肃、上海两地的昼夜温差大小,并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说明其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__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______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_环节,④表示_______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实验模拟某一大气运动形式(见下图):在密封的长方体容器内放入两个碗,一个碗内放入热水,另一个碗内放入冰块,从容器上方一小孔放入一支点燃的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为( )
A. 气旋 B. 季风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反气旋
【2】关于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且气压较低
B. 近地面气温低,该地近地面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C. 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且气压较高
D. 近地面气温高,该地的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部湾经济区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核心,东临近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组成部分。钦州湾沿海红树林广布,钦州港位于钦州市南部、钦州湾东北侧。据钦州市总体规划,至 2025 年在钦州港及其周边将围海填海79km ,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加工业及外向型临海工业。
材料二:左图为北部湾经济区简图,右图钦州湾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简述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广西人口迁移的影响。
(2)从地理位置、交通的角度,评价钦州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阐述大规模围填海对钦州湾水域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部分纬度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上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 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 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C. 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 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2】【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 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 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D. 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地球运行到 (近或远)日点附近, 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是或不是)南极考察的好季节。
(2)A气压中心为 B为 季风,C为 季风,B季风的成因主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 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 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 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 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 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 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 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 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