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关系图”(图甲)和“20世纪50年代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是三个不同行政区,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有________。
(2)影响图乙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但是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是________因素。
(3)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
②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
③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契丹族是发源于辽河的游牧民族,唐朝中期时有人口七八十万。《辽史》记载,唐后期中原混战,“民不堪言,多逃亡依阿保机为主”,阿保机对逃亡及征战中所俘获的汉人,“命其建城而居,分地耕种”,契丹国逐渐形成“城郭相望,田野益辟”的景象。到1005年人口增至340多万。
材料二:2005年我国跨经济地带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
材料三:2005年我国部分省区(下图)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对契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
(3)据表中资料,分析我国人口流动对①省区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纳米比亚地广人稀,其西部沿海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其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难以散去的海雾,但却无法形成降水。矿业、渔业和农牧业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70%的粮食依靠进口,是世界粮食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
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辛巴族人口的出生率很高,但目前人口仍然在锐减。
(1)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
(2)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
(3)说明辛巴族人口锐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50~80年代中期,我国主要人口迁出省区有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人口向内蒙古和新疆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迁移对该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入较多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其迁移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这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
中国人口迁移示意图(20世纪50~70年代)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 ②③⑥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中亚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乌兹别克斯坦,银矿丰富,有“白金之国”之称
B.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中亚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D.中亚除了西临里海外,其余三面临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沿我国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所代表的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一般发展 农业。
(2)图中②所代表的山脉走向是____ 。
(3)图中③所代表的盆地中有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的 平原。
(4)图中④代表的平原属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主要经济作物有: 、 。
(5)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何重要地理意义(2 分)?(从降水、河流两方面阐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它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也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荒漠化
C. 盐碱化 D. 沙尘暴
【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减少 B. 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 植被较少 D. 蒸发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