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
A. 1970年 B. 1985年 C. 2005年 D. 2013年
【2】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 限制人口迁移 B. 提高教育水平 C. 提倡早婚 D. 鼓励生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点11分,嫦娥三号在月面软着陆成功。着陆后,释放了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嫦娥三号和玉兔拍摄了高分辨率的月面全彩照片并发送回地球,从以下照片可以看到玉兔行驶留下了深深的车辙,还有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岩石、撞击坑的细节。据此完成问题。
(1)“玉兔行驶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反映了( )
A.月球表面由土壤构成
B.月球车很沉重
C.月球表面风化壳深厚
D.光照充足
(2)从照片可以看出,月球与周边太空区域有明显的分界线,这条线是( )
A.天际线
B.晨昏线
C.照片边缘线
D.无法确定
(3)“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时,全世界新一天的时区范围大约占( )
A.大于1/10
B.大于1/2
C.1/16
D.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图中A、B、C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 草地、耕地、林地 B. 耕地、草地、林地
C. 林地、耕地、草地 D. 草地、林地、耕地
【2】【2】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 冬季风 B. 天气 C. 地势 D. 纬度
【3】【3】图中D地沼泽地广布的原因是
①气温低,蒸发弱②有凌汛现象③地势低平④河网稠密 ⑤夏秋雨多⑥地下有永久冻土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堰塞湖是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塌。结合材料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造成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 地震 B. 滑坡
C. 火山喷发 D. 洪涝灾害
【2】【2】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B.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C.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D. 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3】【3】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
A. 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 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 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订并执行应急方案
D. 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白尼罗河相比,青尼罗河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A. 汛期长,发电时间长 B. 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C. 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2】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能是
A. 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 海浪侵蚀相对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C. 入海水量增加,三角洲面积变大 D. 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人种是世界人数最多的人种,黄色人种居第二位
B.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亦是最多人使用的语言
C.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印度人、阿拉伯人都属黑色人种
D.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西欧和北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I can write a good composition, that's because I like reading very much.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年5月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1】【1】按发生数量看,广西多于广东。但是从造成经济损失看,广东远大于广西,其主要原因是( )
A. 广东地势低洼,受灾严重 B. 广东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侵袭,受灾严重
C. 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D. 喀斯特地貌可以减缓地质灾害的影响
【2】【2】地质灾害之间往往具有关联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台风—干旱—泥石流 B. 泥石流—地震 C. 地震—滑坡 D. 水土流失—洪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变率增大
C.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D. 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蒸发(腾)量增加 ③坡面径流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