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国家继南水北调工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于2017年10月通水。白洋淀(淀为浅湖)上游接纳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来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白洋淀水域面积366km2,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白洋淀多次出现干淀。1983年至1988年,白洋淀曾连续5年干淀。2014年6月,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初始可能承载100万人左右,发展比较好的话可能达到200—300万人。下图为引黄入济淀线路图。
(1)试推测造成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
(2)说明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
(3)简析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的主要目的。
(4)简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实施对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木里煤田位于青海省海北与海西交界处的大通河上游盆地中,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其资源储量占全省总探明资源储量的70%以上。木里煤田开发较晚,从2003年开始,先后有8家企业进入木里煤田进行勘查开发,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木里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效率不高,对生态环保重视不够,基础设施滞后,矿区开发建设进展缓慢。如图示意木里煤田的位置。
(1)说明木里煤田开发的不利自然条件。
(2)简述木里煤田开发对大通河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3)为木里煤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景泰川位于甘肃省中部,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昔日景泰川“水在低处流,人在川上愁,风沙不断头,十种九不收”。直到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被誉为“中华之最”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通过提水、输水和分水,使景泰川由荒滩、沙丘变成沃野、绿洲,彻底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但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灌溉,20世纪90年代,景泰川灌区大量耕地被迫弃耕。21世纪以来,经过当地政府和群众不懈努力,大部分弃耕地得以复种。下图示意景泰川位置。
(1)分析昔日景泰川“十种九不收”的原因。
(2)说明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
(3)分析20世纪90年代景泰川大量耕地被迫弃耕的原因,并说明耕地得以复种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质勘测组对某一沉积岩进行探测后,得出下表数据。表中甲、乙、丙三地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三个探测点,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区的海拔(单位:米),下面数据为该岩层
【1】乙地地形可能属于( )
A. 断块山 B. 向斜山 C. 背斜山 D. 地垒山
【2】下列有关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处的岩石容易开采 B. 乙地地形成因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C. 适合在乙地寻找储油 D. 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隧道宜选在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图11),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的频率显著减少。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寒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
(3)简述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不利条件。
(4)分析塞罕坝林场建成50多年后,当地霜冻发生频率减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B. 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 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D. 上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现象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如今大量的地坑院正在消失,遭废弃或填埋。下图为该地区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坑院院心天井通常会栽种一颗树,其最主要目的是
A. 美化环境 B. 夏季遮荫 C. 安全警示 D. 保持水土
【2】夏季地坑院窑洞内空气湿度很大,原因是
A. 窑顶雨水下渗 B. 院心天井积水
C. 窑内气温过高 D. 窑内外温差大
【3】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地许多村落开始填埋地坑院,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建筑技术进步 B. 缓解耕地紧缺
C. 交通用地不足 D. 生活条件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数(0——14岁)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人口红利期,我国( )
A.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大
B.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
C.人口增长缓慢,抚养比下降
D.老龄化严重,就业比上升
【2】进入人口负债期,我国应( )
①适时调整生育政策
②渐进式推迟退休年龄
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 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m左右最低
B. 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木物种丰富
C. 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D. 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2】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光照 C. 降水 D. 坡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