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湖面海拔4718m,湖泊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长距离约78km,湖泊西部最宽处约为44km,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苔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天然牧场,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湖滨平原。西北部的朗多岛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因栖息的鸟类繁多,人称“鸟岛”。近四十年来,纳木错湖面海拔从4718m变成现在的4725m,蓄水量增加近140亿m3。下图示意纳木错湖湖盆地形变化特征。
(1)描述纳木错湖盆特征。
(2)分析纳木错湖面发生变化的原因。
(3)说明朗多岛成为“鸟岛”的有利条件。
(4)分析藏北牧民冬季在纳木错湖滨平原放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心滩是由河床中部的沉积物构成的微地貌。临河河段为黄河流经内蒙古的上游河段,多心滩发育。下图为2013年黄河临河段受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运行后形成的局部河段河道平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流经临河段时
A. 河道变宽 B. 结冰期缩短 C. 含沙量增加 D. 流速趋缓
【2】影响图示时段心滩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泥沙堆积 B. 水位高低 C. 植被覆盖 D. 地形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积雪覆盖率是积雪面积除以山区总而积。下图分别为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地理位置及山区西段积雪覆盖率的年内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天山和阿尔泰山积雪覆盖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海拔 C. 植被 D. 坡度
【2】帕米尔高原积雪覆盖率远大于昆仑山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气温低 B. 纬度低,气温高
C. 受西风影响大,降水较多 D. 空气稀薄,光照强
【3】融雪洪水是图示山区洪水的主要成因,山区洪灾多发时间是
A. 12-l月 B. 3-4月 C. 6-7月 D. 9-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哈尼梯田景观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哈尼族人在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并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将沟渠分水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常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生长和丰收,在水田中还可以养鱼、养鸭。江河水蒸发升空,到高山区凝聚为云雾、雨水洒落在森林中,化为山泉瀑布,又流入大沟,分流入田,村寨在上,梯田在下,借沟水冲肥,层层梯田成为水的通道,构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1)当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有 、 等。
(2)“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体现的地理思想有 、 等。
(3)下列措施中,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 (选择填空)。
A.推广大型农机,提高作物产量
B.不断砍伐森林,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多种经营
D.保持农业特色,适度发展观光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酒金盆地绿洲年降水量85.3mm,年蒸发量2148.3mm,是全国最大的玉米、花卉、蔬菜和瓜果的制种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近二十年来酒金盆地绿洲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冰川融水增加 B. 区位优势明显,制种基地扩大
C. 季风增强,区域降水增多 D. 植被覆盖增加,蒸发明显减弱
【2】与金塔绿洲形状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 河流流程 B. 交通线路
C. 人口数量 D. 地貌形态
【3】有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绿洲快速扩张提出了担忧,其担忧的是绿洲化过快会
A. 危及生物多样性 B. 降低昼夜温差
C. 导致水资源超采 D. 加速土壤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 大湖萎缩而成 B. 古河道残遗而成
C. 人工挖掘而成 D. 风力侵蚀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 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 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 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A. 9月到11月 B. 12月到2月
C. 3月到5月 D. 6月到8月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C. 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D.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