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蒸腾加强 ③库区蒸发量增大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②④①③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规律性 B. 差异性 C. 整体性 D. 不均衡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1)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2)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材料2:下图为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图。
材料3:下图为“某地社会、生产、生态系统联系图”。
(1)若材料3中图示现象发生在A地带,则材料3图中②表示________(某种生态破坏现象)。(4分)
(2)简析材料2图中①地植被破坏后产生的主要危害。(7分)
(3)材料2图中②地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区,其生态作用十分重要,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野骆驼分布变迁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与遗骸分布区、文献记载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
A. 气候更干旱 B. 地形更崎岖
C. 河网较密集 D. 热量更充足
【3】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羌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县。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74 195.05万元,其中:红枣产业实现产值260 437.53万元。
材料二:枣树的生长习性:喜温树种;生长期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喜光性强,需年日照时数在2 000小时以上;枣树耐旱,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也能正常生长发育;枣抗风力较强;枣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抗盐碱、耐瘠薄。
(1)结合若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红枣的生长习性,分析若羌地区适合枣树生长的气候方面区位优势。
(2)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仅以干果和鲜果划分销售类型来看,简述两大产区各自适合的主要销售类型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哥伦比亚河口近海地区盛产鲑鱼。鲑鱼每年9月至次年2月在河流上游砂砾底质的浅水区产卵,孵化于淡水中的幼鱼在次年春季游入海洋。哥伦比亚河流域曾修建了大量的水库以及帮助鲑鱼洄游的鱼梯。水库建成后,幼鱼到达河口近海地区的时间延后,数量减少。
(1)比较产卵区所在河段与河口区的河流水文环境差异。
(2)分析建坝后幼鱼到达河口时间延迟的原因。
(3)为了增加鲑鱼的种群数量,有人提出拆除大坝。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图13示意某优质黑士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
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
(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 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材料三 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近地面下午4时的气温差。
时间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气温差(℃) | 5.2 | 6.0 | 5.4 | 6.0 | 5.5 |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指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