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荔枝在我国主要分布于18°N—29°N,两广地区栽培最盛。北京某校地理小组研究杨贵妃所食荔枝来源,发现存在四种学说,下图为四种学说运输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题1)四种学说涉及的荔枝产地中,两广地区栽种荔枝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水源 D. 土壤
【2】(小题2)该校附近的居民,如今也能吃到新鲜的荔枝,主要得益于
A. 荔枝新品种的培育 B. 当地种植规模的扩大
C. 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D. 交通和保鲜技术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九,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水量大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2】关于图中a、b两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河都是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
B. 两河都属于印度洋水系
C. 两河共同冲积形成了甲国境内的三角洲
D. b河的水能资源比a河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泰国有着悠久的水稻生产历史,有世界第五大水稻栽培土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结合图八回答下列各题。
【1】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水稻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有
①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③海拔较低,平原较广 ④地势低洼,便于蓄水灌溉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我国部分产业转移到图中甲地,与我国比较,甲地的不具备的优势条件( )
A. 地价低 B. 工资水平低 C. 技术水平高 D. 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东部某城市积极推进紧凑型城市建设,即通过控制城市蔓延,提高土地集约混合利用,以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各个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下图示意三种建筑布局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为发展紧凑型城市,该市应优选
A. 甲类型 B. 乙类型
C. 丙类型 D. 以上都是
【2】紧凑型城市应该
A. 不划分功能区 B. 鼓励无人汽车
C. 增加立体绿化 D. 杜绝城市扩张
【3】发展紧凑型城市会
A. 降低公共空间 B. 加强钟摆式交通
C. 加剧大气污染 D. 保护农业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回答问题。
(1)阿尔卑斯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高或低),原因是南坡____________。
(2)判断天山A、B两坡坡向:____是北坡。
(3)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与北坡特点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浑善达克沙漠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2】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A. 同速快 B. 植被多 C. 坡度缓 D. 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黑点为甲国人口年龄构成,其中大于65岁的老年人口比例为
A. 12﹪ B. 20﹪ C. 18﹪ D. 62﹪
【2】根据甲国人口年龄构成,今后该国
A. 加快幼儿园建设,缓解上学难
B. 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保障就业
C. 大力引进普通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
D.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美国五大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以及形成的区位条件.
(2)分析该地成为美国最主要的传统工业区的原因 。
(3)该区域工业集聚程度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好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乳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其小麦牧羊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解决的主要途径是 。
(2)据图分析我国珠三角基塘农业生产的优点。
(3)近年来,中澳农业合作日益加深。澳大利亚发展农业生产的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乡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 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 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 2000 年 B. 2005 年 C. 2007 年 D. 2011 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 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 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