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2590  92598  92604  92608  92614  92616  92620  92626  92628  92634  92640  92644  92646  92650  92656  92658  92664  92668  92670  92674  92676  92680  92682  92684  92685  92686  92688  92689  92690  92692  92694  92698  92700  92704  92706  92710  92716  92718  92724  92728  92730  92734  92740  92746  92748  92754  92758  92760  92766  92770  92776  92784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游客来到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区(图a)A景区,站在黄河岸边,只见沙与河这对不相融的矛盾体,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北面浩瀚无垠的大沙漠,直逼河岸;蕴灵孕秀的黄河,奔腾横穿而过;南岸山峦起伏,山前半岛一片葱绿.适宜农牧,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秦长城等众多人文景观(图b)。游客查阅了沙坡头区近13年土地利用状况,数据显示其水体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和城市建筑用地面积均显著增长,而耕地、裸地、沙地显著减少。

(1)断沙坡头区面积最大的农业用地类型,并说出理由。

(2)分析A景区南岸农垦历史久远,留下众多人文景观的自然原因。

(3)说明当地水体、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将对游客人体健康带来的有利影响。

(4)下面①、②两个问题,请选择一个进行作答。

①分析沙坡头区城市建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对当地发展的积极作用。

②分析沙坡头区城市建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表

1957年

2005年

煤矿(座)[来

140

7

钢铁厂(个)

26

4

煤矿工人(万人)

47

4

钢铁工人(万人)

30

约5

资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图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 ②为水稻种植业

C. ③为混合农业 D.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市场适应性差 B. 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C. ②科技水平低 D. ③生产规模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荷兰须得海分为外须得海和内须得海两部分,沿岸为荷兰重要的鲜切花出口生产区和海洋渔业生产区,但风暴潮多发,1931年荷兰建设海堤将内须德海与外须得海隔开,内须得海变为艾瑟尔湖,艾瑟尔湖在筑堤后逐渐地由咸水湖变为淡水湖。

(1)分析须得海海堤建设前内须得海沿岸风暴潮多发的原因?

(2)说明艾瑟尔湖(原内须得海)由咸变淡的过程。

(3)推测须得海海堤建成后对内须得海地区农业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危害,下图为某区域冰雹次数等值线(单位:次/年)分布图。

(1)试分析该区域冰雹空间分布特征。

(2)试说明冰雹给该区域带来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A. 原料充足 B. 劳动力廉价 C. 市场需求大 D. 加工水平高

2】【2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索是

A. 信息网络 B. 环境舒适度 C. 交通通达度 D. 生产地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下渗量减少

C. 植被覆盖率增加 D. 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日本工业图及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强烈地震感约每3年1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1923年9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东京房屋毁坏了73%,横滨达96%,死亡人数达15万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区名称:①___ ②____③______ ④____。

(2)日本的工业区主要集中在______洋沿岸和_______海沿岸,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主要_______。

(3)日本所需的石油主要来自_______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而所需的铁矿石主要来自_____、_____等国;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

(4)日本大量出口的物品是( )

A.稻米 B.石油 C.食品 D.工业制成品

(5)众所周知,日本资源贫乏,但由于所处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及良好的环境保护, 日本也有较丰富的( )

A.石油和煤炭 B.水力与森林 C铁矿和铜矿 D.石油和铁矿

(6)读材料,分析日本为什么有“地震国”之称?

(7)日本经济发达,试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环渤海经济圈包括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有 。(2分)

2)据图中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环渤海经济圈未来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找出相应解决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