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为世界某区域图,陆地地势较为平坦,乙为甲图中M、N两处测得的河流年径流量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
A. 地处南半球 B. 沿岸暖流经过 C. 此时降水较多 D. 此时受信风带影响
【2】图示河流
A. 大致从北向南流 B. 此时接受湖水补给
C. 流量季节变化小 D. 秋冬出现凌汛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 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 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2】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生育能力 C.经济水平 D.文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 cm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的深度。下图为中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A. 海水深度变小 B. 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
C. 海水深度变大 D. 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
【2】【2】夏季时,乙处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
A. 向东移动 B. 向南移动
C. 向西移动 D. 向北移动
【3】【3】从总体看,我国四大海域中渤海透明度最低的原因是
①表层浮游生物密度大 ②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
③人海河流含沙量大 ④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扩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B. M地7月受下沉气流影响
C. 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 M地1月受上升气流影响
【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山脉右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
C. 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D. 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青藏高原山脉、河流、湖泊分布略图”,并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青藏高原地区发展能源工业的资源优势。
(2)评价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区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属于内流湖,但湖水却是淡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惑不解,因而被传成许多神话或奇谈。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乍得湖东北部有一最低处海拔是155米的盆地。
材料二 乍得湖是世界上盛产螺旋藻的三大天然湖泊之一。营养和温度、光照是影响螺旋藻生长的重要因素。螺旋藻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材料三 乍得湖地区略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乍得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乍得湖盛产螺旋藻的有利条件。
(3)你是否赞同乍得湖居民扩大螺旋藻生产?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位于中东部非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湖泊。该湖平均深度600m,唯一出口卢库加河呈淤塞甚至干涸的状态。该湖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尤其以品种众多、形态和行为多样的慈鲷鱼闻名于世。湖区周边国家经济落后。
(1)分析坦噶尼喀湖鱼类资源丰富、特有物种多的形成原因。
(2)有人认为,从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来看,湖区周边国家可以大量出口慈鲷到海外观赏鱼市场。你是否赞成这种看法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城市区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A. 地形平坦、河流流经 B. 气候湿润、土壤肥沃
C. 水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D. 政治中心、省会城市
【2】甲、乙两城市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不利因素是
A. 矿产资源枯竭 B. 房价迅速上涨
C. 城市规模过大 D. 水资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