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0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10
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②该国的主要纤维经济作物为棉花和亚麻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工业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显示该区域的地势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中部高,四周低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粘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以上。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楼取发菜(谐音发财),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土地上的沙蒿作为烧柴。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 。
(2)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
(3)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移民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题。
关于④、⑤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雨热同期
b.④地流水作用强烈,⑤地风力侵蚀明显
c.④地地表千沟万壑,⑤地喀斯特地貌发育
d.两地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
A.ab B.cd C.ad D.bc
关于图中部分代码所在区域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③——梯田层层耕种忙 b.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c.①——接天莲叶无穷碧 d.⑤——翠竹青青有人家
A.ab B.bd C.ac D.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时 间 | 日地距离 | 角速度 | 线速度 |
1月初(近日点) | 1.471亿km | 61′/d | 30.3km/s |
7月初(远日点) | 1.521亿km | 57′/d | 29.3km/s |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面试题.
甲区中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的最大产区是: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美国甲、丙农业带的农业区位优势有: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不使用化肥、农药
C.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 D.人口稀疏,劳动力不足
右图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较,其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________处温度较低, 再________处气压较低,引起这个环流形成的原因是
(2)若此图是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因,可能是亚欧大陆的是________(A或B)。东亚的西北风应是________ (用数字代号表示),季风环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则 A、B中________处是城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________气压带,B处为________气压带。③处为________风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下面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指出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A.①地中海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温带海洋气候
B.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海洋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D.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生产结构,加大对能源的使用量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