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东濒印度洋,是中非友好关系的重要示范国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通向非洲、辐射非洲内陆的重要门户。 根据世界人口前景预测,2015-2060年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将集中于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9个国家,坦桑尼亚2100年的人口将至少增至现在的5倍。图2示意1988-2012年坦桑尼亚人口重心变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8-2012年坦桑尼亚人口重心
A. 整体向东北方向移动 B. 先向西北后向东北方向移动
C. 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 D. 先向西南后向东南方向移动
【2】目前坦桑尼亚的人口发展特点为
A. 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
【3】我国“走出去”企业在坦桑尼亚进行“精准投资”的项目可能是
A. 航空航天产业 B. 电子信息产业
C. 新能源开发 D. 基础设施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岩石致密坚硬 B. 有气孔和填充物
C. 可能蕴藏煤炭 D. 大理石资源丰富
【2】
A. 风力侵蚀形成 B. 内力挤压褶皱弯曲而成
C. 断裂抬升形成 D. 内力作用与流水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皖江城市带地理位置与范围略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情况。
(1)简述合肥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2)指出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的特点及有利影响。
(3)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指出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发展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下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小题1)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
A. ①上海 ②广州 ③鞍山 ④武汉 B. ①鞍山 ②广州 ③上海 ④香港
C. ①包头 ②香港 ③广州 ④北京 D. ①鞍山 ②上海 ③广州 ④香港
【2】(小题2)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主导因素是( )
A. 靠近原料地 B. 靠近燃料地 C. 靠近消费市场 D. 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自2002年开始逐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全面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出生率的大幅度提升会产生“婴儿潮”现象,而“婴儿潮”将在15-20年后推动住房消费的增长。下图示意2010-2030年我国不同人口政策下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我国逐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 提高二胎生育率 B. 缓解人口老龄化
C. 抑制人口增长 D. 转变生育观念
【2】下列选项中,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相符的是
A. B.
C. D.
【3】“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住房消费增长最大的时段可能是
A. 2024-2031年 B. 2031-2038年
C. 2047-2054年 D. 2055-2062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分析两区域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乙区域与甲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
(3)乙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哪些?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 B. 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
C. 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 D. 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
【2】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地形 C. 水分 D. 土壤
【3】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 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 B. 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
C. 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 D. 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
(1)图丙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和长江三角洲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
(3)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4)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5)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下图示意甲国位置及调水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①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白流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 ③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 ④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西水东调工程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 ②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 ③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 ④加快东部重T业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