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3525  93533  93539  93543  93549  93551  93555  93561  93563  93569  93575  93579  93581  93585  93591  93593  93599  93603  93605  93609  93611  93615  93617  93619  93620  93621  93623  93624  93625  93627  93629  93633  93635  93639  93641  93645  93651  93653  93659  93663  93665  93669  93675  93681  93683  93689  93693  93695  93701  93705  93711  93719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简述中国水稻产区的分布特点。

(2)简述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3)分析中国东北水稻产区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淡水资源贫乏。下图是该国部分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水资源紧张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降水量和蒸发量大 B. 淡水储存空间小

C. 珊瑚生长需水量大 D. 地表水下渗较多

2该国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状况的主要途径有(  )

收集雨水 ② 跨流域调水 ③ 向邻国购水 ④ 海水淡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区域政策强度值是指国家级的经济特区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个数,国家级、省市级的区域政策个数及开发区个数的综合反映,数量越多,区域政策强度值越大。下图是2000年和201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政策强度值与跨国公司个数关系示意图。

(1)简述图示区域政策强度值与跨国公司布局的关系。

(2)简述2011年较2000年跨国公司企业在该区域空间分布上的变化。

(3)分析跨国公司企业聚集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的原因。

(4)例举跨国公司在该区域重点投资项目并简要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1992~2012年(  )

A. 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

B. 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C. 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D. 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

2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我国1951年以来824个气象站点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霜期,结果见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

B.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

C.白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D.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

【2】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这变化可能

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频率

B增加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

C.不利于农作物的安全越冬

D.有利于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安第斯山东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对图中植被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坡自北向南垂直景观数量增多

B. 35°S的西坡垂直景观比东坡丰富

C. 25°S海拔1 000 m处均为针叶林

D. 荒漠半荒漠景观东坡面积大于西坡

2雨林景观纬度跨度东坡远大于西坡的主要因素是(  )

山地坡向 ② 盛行西风 ③ 低纬信风 海拔高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读某地区城市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拟在①②③④四处建设保障性住房,简述其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

(2)该城市拟在甲处规划建设化工园区,试评价其选址的合理性。

(3)位于主城的丙处拟规划建设地标级城市综合体(一般是指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项目,试分析该项目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4)请你为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 ②年龄中位数在 20~30 岁之间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龄中位数在30 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1) 表中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的是_______ 该国处在城市化的______阶段,其城市化特点是 ______)

(2)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人口中位数有向上移动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现状,请提出应对措施。

(3) 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容易产生的人口问题有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京、上海不同时期外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可以反映出

A. 北京人口老龄化更严重 B.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 北京迁出人口数量增多 D. 上海外来人口数量减少

2北京、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城市人口容量不断下降 B. 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C. 与其他省经济差距缩小 D.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

A.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B.推动国民经济脱虚向实

C.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D.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