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9月10日,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在宁夏中卫市召开。国家旅游局宣布宁夏成为继海南后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简述宁夏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和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12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11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B. 发达国家的商业性伐木
C. 过度的迁移农业 D. 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B. 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 增加全球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
D. 低纬度农作物产量减少
【3】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有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
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设立国际基金
⑤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运、堆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流速。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堆积断面图。
(1)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外力作用。对于粒径为0.001~0.01毫米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厘米/秒时对粒径大于10毫米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_______作用。
(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贝加尔湖(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深湖(最深处达1600多米)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居世界第七位。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9—10℃,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贝加尔湖地区常会出现大风天气。在距湖岸100—200米的沙土山坡上生长着高大粗壮的松树,2—3米高的树根裸露地面,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如下图所示)。贝加尔湖共有300余条河流注入,仅有安加拉河从湖中流出。
(1)说明贝加尔湖的形成过程。
(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机制的“冷暖空调”,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3)分析贝加尔湖岸附近“高跷树”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地质构造是:
甲________;AB________。
(2)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如果要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中(甲或乙)找。
(4)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甲地还是乙地?______,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中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特点的字母是________,包含花岗岩的字母是___________,图中数码①表示的_______作用。
(2)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丙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
(3)图中甲处在地貌上成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处中最适宜建设地下隧道的是___________,该处适合建设地下隧道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______板块, E代表______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填图中字母)板块和______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3)红海是B板块和C板块的________边界,它是两大板块________(填运动方式)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这说明了
A.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 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
C.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 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左上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其成因是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对左上图中C、D、E所代表的三类岩石按年龄由老到新进行排序。
(3)左上图中B为流动沙丘,结合右上图所示的流动沙丘等高线示意图,分析B所处地区的盛行风为__________。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5)在左上图中标出断层两侧岩体的运动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发现B山山势高耸,请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