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区内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种植成熟期长的优质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与众不同,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颗粒饱满,香味浓郁,素有“贡米”之称。读“五常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五常大米种植形成区域特色和规模化经营的因素有
A. 交通和市场 B. 技术和土壤 C. 气候和市场 D. 政策和土壤
【2】五常市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收购、仓储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稻米加工企业,这种产业集聚的优势是
A. 靠近原料产地 B.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C. 劳动力廉价丰富 D. 接近消费市场
【3】五常市的稻米生产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B.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C. 加强新品种的选育 D. 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河段的水质要好于B河段,原因可能是
A. 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量最大 B. A河段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C. B河段支流多,A河段支流少 D. B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A河段
【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 乙地以荒漠化为主,甲地以水土流失为主 B. 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 甲地以荒漠化为主,乙地以水土流失为主 D. 都以荒漠化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普吉岛是泰国最大的岛,位于泰国西南方,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安达曼海上的一颗明珠”,近年来成为中国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之一。下图示意普吉岛的地理位置。
为普吉岛旅游设计合适的主题,并根据其地理环境特征,指出游客去普吉岛旅游应携带的物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形成初期是一个淡水湖泊,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逐渐形成咸水湖。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湖东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更广。近年来,近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
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
(1)简述青海湖变成咸水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的原因。
(3)简述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澜湄合作是指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6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实施可持续开发和开展互惠务实合作,以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作及农业和减贫为优先合作方向。柬埔寨茉莉香米种植于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沿岸地区,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原始的“天然土肥”和“人力牛耕”种植方式以及6个月的生长周期(5—11月),成为柬埔寨珍贵的优质香米。下图为湄公河流域图。
(1)分析景洪水利枢纽对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分析柬埔寨茉莉香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3)简述澜湄合作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 雨带停滞 B. 冬季风势力强盛
C. 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 受地形阻挡
【2】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 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 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 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下右图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2】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业生产用水量大B. 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 上游水库的调节D.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A. B.
C.
D.
【2】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 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
C.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 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地形、水源 B. 水源、气温 C. 水源、光照 D. 土壤、地形
【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 太阳能、生物能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地热能 D. 地热能、天然气
【3】上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海拔高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 该山地山麓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M地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1月份M地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2】(小题2)左图中非地带性沙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降水 B. 洋流 C. 海陆分布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