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 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
B. 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 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 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海洋的正确叙述是
A. 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B. 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C. 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 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
【2】关于图中陆地的正确叙述是
A. 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
B. 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大
C. 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
D. ⑧大陆的东北部有茂密的热带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
A.温室效应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2】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
C.能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3】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近百年来北半球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B. 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C. 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 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
【2】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 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 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 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对甲、乙两地存在的气压中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为低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中部
B. 乙地为高压中心——位于大西洋中部
C. 甲地是亚洲低压中心,乙地是北太平洋高压中心
D.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3】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S,76.3°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南 D. 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1】若a、b、c、d、e为等时线(汽车从甲点出发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 )
A. 朝①方向的车速最快 B. 朝④方向的车速最快
C. 朝③方向的车速最快 D. 朝②方向的车速最快
【2】【2】若a、b、c、d、e为一咸水湖等盐度线,且a>b>c>d>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的盐度最高 B. 甲处有一泉水涌出
C. ③处有一大河注入 D. ①处有大量冰雪融水汇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产自智利圣地亚哥附近的车厘子,色泽紫红、颗粒硕大,是近年来北京春节市场上的热销水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智利车厘子热销北京春节市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夏季多雨,果实硕大多汁 ②冷藏保鲜技术先进 ③反季节供应北京市场 ④地域封闭,污染和虫害少 ⑤海运便捷 ⑥夏季日照长,果实品质好
A. ①②④⑥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2】智利( )
A. 位于世界主要灾害带,地震灾害多发
B. 西临太平洋,夏秋季节多飓风活动
C. 山麓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会引发海啸
D. 南部冬季干旱少雨,森林火灾频发
【3】阿塔卡马沙漠有世界“旱极”之称,主要原因有( )
①近岸受暖流影响,蒸发加剧 ②沿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③山地阻挡东部水汽进入 ④受副热高气压带控制
⑤受离岸风(东南信风)影响 ⑥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缺乏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9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在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排名中,瑞士连续第8年位列榜首。读瑞士山脉、湖泊、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排名中,瑞士连续8年位列榜首,其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
A. 靠近欧洲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
B. 城市主要沿铁路线分布,交通发达
C. 科教发达,创新能力强
D. 劳动力资源丰富
【2】受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影响,图中北部地区形成了较多湖泊,其形成过程为( )
A. 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B. 河流挟带泥沙堆积而成
C. 冰川侵蚀洼地积水而成
D. 冰川挟带碎屑物堆积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 从东流向西 B. 从东北流向西南 C. 从西流向东 D. 从西南流向东北
【2】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高处不胜寒”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春末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里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