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6015  96023  96029  96033  96039  96041  96045  96051  96053  96059  96065  96069  96071  96075  96081  96083  96089  96093  96095  96099  96101  96105  96107  96109  96110  96111  96113  96114  96115  96117  96119  96123  96125  96129  96131  96135  96141  96143  96149  96153  96155  96159  96165  96171  96173  96179  96183  96185  96191  96195  96201  96209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图为某城市西六路(鲁泰大道至兰雁大道路段)潮汐车道上的交通指示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读某城市某条进出城主干道路上的交通量日变化图,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可开通出城潮汐车道的时间段是

A. t1~t2 B. t2~t3

C. t1~t3 D. t3~t4

2城市居民往返于居注地与各功能区之问所耗费的能量总和,为出行能耗。读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下列甲、乙、丙、丁4个城市功能区与居住地最可能存在“潮汐车道”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

A. 3月 B. 5月 C. 9月 D. 11月

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 上市较迟 B. 水源丰富 C. 离市场近 D. 病虫害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1分钟)内,投射于单位面积(1平方厘米)上的太阳辐射量(焦耳)。下图为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太阳光照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列举的因素中,与地面太阳辐射强度无关的是( )

A. 地表反射率 B. 海拔高度

C. 大气云量 D. 太阳高度

2我国的新疆南部地区太阳辐射能很丰富,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空气稀薄 B.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C.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 沙漠地区地面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 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 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 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 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2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 甲城 B. 乙城

C. 丙城 D. 丁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应用于大气污染研究及城乡规划。读下图“华北某大城市远郊区相关信息图层”,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A. 休闲商业区16点以后人流量减少

B. 石化工业区冬季对居民区影响更大

C. 高端制造业区邻近居民区利用廉价劳动力

D. 都市农业区主要发展粮棉种植

2据图判断,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该大城市中心城区的

A. 西北方 B. 东北方 C. 南方 D. 东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其主要优点。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4)依据图乙说明该地乳畜业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谷物的供给会因生产国社会状况、自然状况的变化 而变动。下图为澳大利亚、中 国、 俄罗斯三国小麦输出量变 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国 家分别是( )

A. 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

B. 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

C. 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

D. 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

2有关图中①所代表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B. 世界上重要油气资源出口国

C. 混合农业生产较为典型

D.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密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贵州省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是根据当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左图为“稻鱼鸭生产景观图”,右图为“稻鱼鸭农事安排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

A. 植被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2下列关于该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提高了粮食商品率 B. 减少了农田生物的多样性

C. 减少了农业污染 D. 降低了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图。

材料二 2005年,我国国家测绘局公布珠穆朗玛峰新高程为8 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 848.13米停止使用。

材料三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景观图。

(1)简述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

(2)从2005年与1975年两次测量的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数据看,其海拔高度下降了3.7米。若不考虑测量技术与手段等方面的误差,许多学者认为珠穆朗玛峰实际上是“岩升雪降”。请你说明珠穆朗玛峰“岩升雪降”的主要原因。

(3)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火山喷发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