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537  9545  9551  9555  9561  9563  9567  9573  9575  9581  9587  9591  9593  9597  9603  9605  9611  9615  9617  9621  9623  9627  9629  9631  9632  9633  9635  9636  9637  9639  9641  9645  9647  9651  9653  9657  9663  9665  9671  9675  9677  9681  9687  9693  9695  9701  9705  9707  9713  9717  9723  9731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变化情况。回答下面试题。

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稍许      B.高度较低     

C.高度相同      D.无法确定

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D.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地区在南半球,弧线a为晨昏线,弧线b为纬线,a、b弧线分别相交于A、B两点,M、N为劣弧AB的中点,S为极点。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当M点与S点重合时

A.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B.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

C.南极中山站正值科学考察最佳季节          D.塔里木河进人汛期

若N点所在经线为30°E,M与N重合,且与S之间距离最大时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0°W,23°26??N    B.北京时间为6月22日6时

C.N地正午太阳高度不等于0                    D.N地昼长为0小时或24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围湖造田  B.垦殖草原  C.陡坡修筑梯田  D.过度抽取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6年第一号热带风暴“珍珠”(CHANCHU)于5月9日20时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以东550千米左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15日2时进一步加强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45米/秒)。强台风“珍珠”经我国南海北上,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饶平到澄海之间登陆。进入福建省境内后逐渐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受台风影响的各地政府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紧急转移人口一百多万。据此回答:

上图为台风中心经过我国东沙群岛的某气象站时测量到的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则台风中心接近该气象站的时间为

A.5时  B.11时  C.17时  D.21时

当台风于5月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登陆时

A.处于18日的范围大约相当于全球的四分之三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属于西半球

D.孟买正是烈日当空

从5月14日到18日,广东、福建等地受一股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形成强劲的东北风,将迫使台风向左偏转

B.加剧南方的干燥

C.华南地区上空的冷空气有助于削弱强热带风暴的势力

D.形成大量的对流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所示河流的名称。

                     

                 

(2)从②河流的流向来看,简述甲地的等降水量线和乙地的等积温线在弯曲方向上的共同特点                                  

并分析形成原因。                                                                                             

                             

(3)西藏南部的②河谷地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简述该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的主要自然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简图。回答2题。

上图所示区域的自然环境是

A.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少雨

B.此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此区流水地貌明显

D.植被稀疏,多荒漠

关于此区域的经济状况,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是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

B.沿河主要种植水稻

C.生态脆弱,水土流失影响其农业的发展     

D.此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为晨线和昏线顶点的纬度位置在某时段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当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少时,字母A、B数值大小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A数值不变,B数值发生变化      

B.A数值发生变化,B数值不变

C.A和B的数值均增大或减少

D.A和B的数值均不发生变化

从a至b时间段,下述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不断缩小

B.全球白昼范围不断扩大

C.全球(除赤道外)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不断扩大

D.高低纬度间的气温差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与下列何种因素关系最密切?

A.自然资源  B.交通  C.政治  D.军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城市有四条铁路干线相交的有

A.哈尔滨  B.天津  C.兰州  D.南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