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天气系统示意简图,分析回答: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反映的是近地面还是高空的情况________,
(2)该系统属于________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________。
(3)甲地目前在________气团控制之下,吹________风,不久将经历________天气过程。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的________和________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新的岩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轮船由M处进入红海后,其吃水深度将变 _________ (大或小),请说明理由。
(2)①海区在7月份因受图示洋流的影响常出现浓雾,试分析其成因。
(3)②地附近有一雪峰,试分析近年来其雪线的变化及人为原因。
(4)图中阴影区域是该地区城镇的主要分布地区,试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西方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种类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回答: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
A. 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
B.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C.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D.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三幅图,回答相关内容。
甲、乙、丙三地综合治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甲地主要治理土地盐碱化和荒坡荒地的开发
B.乙地以酸雨的治理和石漠化的防治为主
C.丙地以湿地的保护和赤潮的防治为主
D.三地面临同样的问题是能源和资源紧张问题
有关三地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地区拥有我国重要的港口 B.乙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是成都
C.丙地区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D.甲乙两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持平
有关三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农业发展条件优于乙地 B.丙地主要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C.丙地立体农业发展条件最为优越 D.三地主要粮食作物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相关示意”图,回答
下列四国中,与图中乙国相符的是
A.中国 B.印度
C.美国 D.日本
乙国最可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老龄化明显
C.青少年比例过大 D.出生率过高
图中箭头最有可能表示
A.人口迁移方向 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
C.能源输出方向 D.农产品输出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N,从N到M无论选择哪一条路线所需时间均为10分钟,有30辆车同时从N出发,过10分钟后,统计到达M的车辆最多为:
A.26辆 B.24辆 C.20辆 D.19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80年代下半年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地区是 、 和 地区。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⑵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⑶ 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⑷ 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严重课题,攸关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安定,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措施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