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湖泊,此后随着气候的变迁和海平面的变化,使得湖泊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 )
A. 向北推进 B. 向南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2】莱州湾南部海岸线的变化过程中( )
A. 古湖泊面积增大 B. 古湖泊距海渐近
C. 河流流程加长 D. 河流流速减缓
【3】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为垦殖 B. 河流改道 C. 泥沙淤积 D. 气候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会展业是以会议、展览等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综合性产业。图为“北京市会展业功能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京市会展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依托首都城市职能,会展资源丰富
②城市中心区地域广大,有发展空间
③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比较完善
④科技力量雄厚,综合服务水平较高
⑤经济发达,环境承载力提升潜力大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2】会展业又被称为“城市建设的加速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
A. 成为京郊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B. 加强工业联系,促进工业集聚
C. 加快人、物、信息的流动,创造商机 D. 促使我国乡村人口向东部大城市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规模 B. 原材料成本
C. 劳动力成本 D. 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A. 出生率较高 B. 死亡率较低 C. 迁入率较高 D. 迁出率较低
【2】图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A. 1953年之后65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B. 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
C. 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D. 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是喀什经济特区位置图,乙图是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是( )
A. 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 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C. 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D. 临海,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2】为发挥区域优势,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
A. 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演“店”的角色
B. 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C. 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
D. 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一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 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A. 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 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 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 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资源状况 C. 国家政策 D. 交通条件
【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 环境污染严重 C.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 限制人口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 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 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注:耕地利用率指年内累计耕作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1】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化,复种指数下降 B. 城市扩张,土地变更用途
C. 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 D. 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
【2】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 )
A. 农业技术水平下降 B. 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粮食生产压力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面的①图表示我国三省(区)2015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结构,②图表示我国三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消费、流通情况(箭头代表粮食流向、粗细表示流量大小,虚线、实线分别代表2000年前和2000年后的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丙三省(区)与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Ⅰ、乙—Ⅱ、丙—Ⅲ B. 甲—Ⅱ、乙—Ⅰ、丙—Ⅲ
C. 甲—Ⅱ、乙—Ⅲ、丙—Ⅰ D. 甲—Ⅲ、乙—Ⅱ、丙—Ⅰ
【2】有关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粮食主产区Ⅰ商品率高,因为气候条件优于其他两区
B. 制约粮食主产区Ⅱ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
C. 粮食主销区Ⅲ粮食流入多,是因为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差
D. a箭头表示水运,主要是因为铁路、公路运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