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海水稻是指能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可以不施肥,不打农药,其生长地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盐碱地占当地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形成的共同的自然原因是
A. 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B. 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C.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盐分积累多D. 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2】我国推广海水稻种植的积极意义有
A. 代替杂交水稻种植,降低生产成本B. 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C.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 加快当地城市化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临空经济区一般是以机场为核心、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限的区域。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临空经济区的主要特点有 ( )
①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②航空依赖程度高
③物流速度快
④产业能源需求量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临空经济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该类产业的主要特点是 ( )
A. 科研人员比重大
B. 产品更新换代慢
C. 研发费用比例小
D. 运输成本比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中①、②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
A. 纬度、地形 B. 地形、洋流 C. 洋流、地形 D. 纬度、洋流
【2】图中河流流向为
A. 自西北流向东南 B. 自东南流向西北 C. 自东北流向西南 D. 自西南流向东北
【3】若该大洋为太平洋,则该区域的7月份盛行风向可能为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
A.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D.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2】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源 B. 机械
C. 土壤 D. 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顿河是俄罗斯境内著名的河流之一,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为使顿河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 开发利用,1949年至今俄罗斯先后在顿河流域兴建通航运河、水利枢纽和多座水库。下图为顿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顿河水位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在
A. 2月B. 5月C. 8月D. 11月
【2】齐姆良斯克水库的建成,会导致顿河下游地区
A. 洪涝灾害增加B. 河流侵蚀加剧
C. 通航里程缩短D. 河流水质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川气东送引总投资626.76亿元,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东至上海,管道总长2170km,年输送天然气120亿 m3。 读川气东送路线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川气东送工程建设中最大的自然障碍是
A. 江南丘陵B. 巫山C. 高原D. 冰川
【2】建设川气东送工程的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自给有余 ②东部地区常规能源缺乏,供不应求
③西部地区水能丰富,不需要天然气 ④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源需求量大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2010年青海、浙江、海南、河南四个省份部分地理数据统计情况。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
B. ①青海、②浙江、③海南、④河南
C. 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D. ①浙江、②青海、③河南、④海南
【2】造成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高B. 人口基数大
C. 人口死亡率低D. 人口净迁入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企业计划新建一电子装配工厂,下图是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电子装配工厂布局相同的是( )
A. 水果罐头加工厂 B. 啤酒厂
C. 高级服装设计公司 D. 制鞋厂
【2】仅从运费及能源角度考虑,最适宜在甲地建厂的类型是( )
A. 动力指向型 B. 技术指向型
C. 市场指向型 D. 原料指向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 公路 B. 铁路 C. 航空 D. 水运
【2】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摊大饼式扩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1日,搭载我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号科考船返回上海基地码头。第33次南极科考实现了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顺利完成我国首个南极冰盖机场选址、勘察工作和新建南极考察站选址现场考察工作,完成东南极30万平方千米的地球物理调查和内陆深冰芯钻探。
材料二 我国布放在南极内陆的南极天文望远镜。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两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