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7559  97567  97573  97577  97583  97585  97589  97595  97597  97603  97609  97613  97615  97619  97625  97627  97633  97637  97639  97643  97645  97649  97651  97653  97654  97655  97657  97658  97659  97661  97663  97667  97669  97673  97675  97679  97685  97687  97693  97697  97699  97703  97709  97715  97717  97723  97727  97729  97735  97739  97745  97753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旅游爱好者在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下图为他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日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拍摄时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 4月19日19时 B. 6月22日22时 C. 10月20日20时 D. 12月22日22时

2在图示附近最不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A. 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 丝路古城遗迹

C. 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 带状绿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

材料二 辽河河口三角洲孕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养殖业发达,盘锦辽河口海域滩涂上,鱼、虾等海产品的围海养殖面积达83456亩。

(1)简述辽河三角洲地区芦苇分布面积广的自然原因。

(2)随着国家供给侧制度改革,当地工业去库存、去产能,造纸业有所萎缩,芦苇的价格走低,辽河三角洲出现了开垦湿地的现象。简析开垦湿地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请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芦苇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3)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除可以用上图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请再设计一种新图形来表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

A. 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 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 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 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2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 )

A. 甘蔗B. 黄麻

C. 甜菜D. 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 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C. 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D.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2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

A. 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 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丰富

C. 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 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  )。

A. 华北地区B. 华南地区C. 青藏地区D. 西南地区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 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960——2020年重庆市棒棒工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早期影响重庆市棒棒工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气候C. 河流D. 植被

2造成2000年以来重庆市“棒棒工”从业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A. 农村人口数量减少B. 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C. 城市人口老龄化D. 城市交通运输的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示意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年份

比重(%)

地区

2005年

2010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6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判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

(3)说明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流动人口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 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 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D. 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 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 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 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