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7983  97991  97997  98001  98007  98009  98013  98019  98021  98027  98033  98037  98039  98043  98049  98051  98057  98061  98063  98067  98069  98073  98075  98077  98078  98079  98081  98082  98083  98085  98087  98091  98093  98097  98099  98103  98109  98111  98117  98121  98123  98127  98133  98139  98141  98147  98151  98153  98159  98163  98169  98177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33.5°N)的考古研究发现,古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观测正午日影的原始“圭表”,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贾湖先人观测到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

A. ①处时,我国各地的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

B. ②处时,我国各地观测到日出的方位为正东

C. ③处时,我国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 ①、②之间时,我国各地的昼长加长

2若在新西兰的南岛使用此“圭表”进行观测时,应将

A. 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东端B. 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西端

C. 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D. 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甜菜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图。完成下题。

与原流程相比,甜菜制糖工业清洁生产

A. 提高了糖的产量 B. 增加了产品种类 C. 解决了资源不足 D. 实现了“零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的发展B. 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的发展

C. 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的要求D.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和“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完成。

(1)读图,比较①、②、③、④数值大小并排序:气压: 气温:

(2)用箭头在右图中画出热力环流图。

(3)比较①、②的降水概率: 。 昼夜温差:

(4)此时滨海地区盛行风的风向为 ,高空盛行 风;比较N、N的风力 (5)看左图判断出现如右图所示的气压分布状况的的时间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表明21世纪( )

A.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更快

B.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更高,城市化发展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更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江南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租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该城市计划在甲、乙、丙三地选建一个大型建材批发市场,最合理的是 ,理由

(2)某开发商将在A、B两处同期推出新楼盘,结合图示信息分别说出这两处楼盘的宣传亮点:A处,B处

(3)政府计划将钢铁工业布局在丙处,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试推断他们各自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人们设想在白令海峡打隧道、架大桥,并修建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铁路,创造现代人类跨越“天堑”的奇迹。

材料二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但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西北通道有望未来实现通航。

(1)从北京直达洛杉矶,沿该铁路线比海运航线路程要____________,从北京到洛杉矶沿海运航线可以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说明温哥华与海参崴的气候差异及其成因。

(3)比较说明图中甲、乙两处铁路走向不同的主要原因。

(4)该设想铁路沿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为了解沿线环境对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在可行性论证时需要对铁路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模拟预测。你认为该模拟系统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5)试分析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对北冰洋交通及沿岸经济布局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7日至2014年4月15日,我国进行了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在此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并执行首次环南极航行等科学考察任务。下图为我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航线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泰山站与昆仑站的相对位置及此次科学考察期间泰山站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说明南极大陆最丰富的自然资源类型和该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特征。

(3)比较甲、乙两地荒漠带成因的差异。

(4)此次“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的航线基本呈顺时针方向,简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2005年11月18号上午,参加第22次南极科考活动的145名科考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科学考察。“雪龙号”出发后,在香港加油补给,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跨越赤道到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口停靠休整,12月下旬到达中山站。寻找陨石“富矿”、群峰命名全球发布、冰盖考察、筹建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是本次科考的主要任务。

(1)图中甲、乙两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________,丙、丁两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西风漂流方向的是________。

(2)下列洋流中,“雪龙号”科考船经过的有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本格拉寒流

C.西风漂流 D.秘鲁寒流

E.加那利寒流 F.东澳大利亚暖流

(3)南极大陆为什么是最难接近的大陆?

(4)试从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南极大陆气候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简述南极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某日,科考队员小王于北京时间3时30分在图中Q处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太阳位于地平线的时间间隔是(  )

A. 24小时 B. 19小时

C. 21小时 D. 23小时

2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的中国极地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 全天空,观测广 B. 海拔高,气温低

C. 极夜长,空气稀 D. 纬度高,重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