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绿洲(地)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实地观测甲、乙两地的气温变化,绘制成下图。据图完成:
(1)图中绿洲和荒漠的气温日较差分别为
A.15℃,12℃ B.12.5℃,16℃ C.10℃,14℃ D.10℃,16℃
(2)由甲、乙两地气温与风速的变化,可看出绿洲的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增大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②减小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附近荒漠的侵袭 ④使地面反射率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图中四个地点1月(三角形符号)和7月(实心圆点)气温及降水情况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属于____________气候,其成因为____________。
(2)b属于____________气候;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____;
(3)c属于____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特点的成因为____________。
(4)d属于____________气候,其相应的自然带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西部沿东经87°30′的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剖面经过青藏高原与西北内陆地区
②图中④⑤均为干旱区,属于热带荒漠带
③沿途见到的自然带具有从赤道到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两种分异规律
④沿途可见到的自然带,既有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又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材料二
材料三:1993年11月1日,欧洲共同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以下简称“欧盟”)。目前,欧盟已有25个正式成员国。
(1)“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其成立后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2)“欧洲共同体”是由哪些机构合并成立的?
(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欧盟成员国在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
(4)这四个国家发展畜牧业(含乳畜业)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5)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部通道现在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今后将增加到300万千瓦。我国东部缺电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材料二 西电东送示意图
图5一33
材料三 龙滩水电站示意图
图5一34
(1)在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中,除西电东送外,与能源相关的另一大工程是
(2)材料二中的龙滩水电站所在的省区是,水电作为常规能源具有哪些优点?
(3)北路送电是将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将煤炭输出改为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传统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店地区的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
(4)图中A地区需大量输人天然气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在南部通道中,既建有水电站,义建设了一批坑口火电站,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2001一200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下面试题。
图5一12
有关于2001一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04一2005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②2004一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③总体上天然气生产量增速较快
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有关于2001一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始终供大于求
B.始终供不应求
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图,完成下面试题。
利用该区能源矿产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是
①发展电力工业②发展化学工业③发展冶金工业④发展炼油上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该区域利用能源矿产发展电力工业的意义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产值D.降低该区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图2一8,回答下面试题。
图2一8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