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平衡(水平衡=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地的年降水量可能为( )
A. 900 mmB. 2300 mmC. 1900mmD. 1000mm
【2】各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3】下列地区最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
A. ②地⑤地B. ①地③地C. ②地④地D. ②地③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极半岛附近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个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地主导风向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下图所示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该式建筑的主要作用是( )
A. 防风暴雪
B. 利于保暖
C. 防紫外线
D. 利于下层空间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地喀斯特地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
A. 黄土高原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D. 华北平原
【2】图中①地貌为( )
A. 峰林B. 石柱C. 落水洞D. 溶蚀洼地
【3】图中石钟乳、石笋等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 由碳酸钙淀积而成B. 由流水溶蚀而成
C. 由流水搬运而成D. 由地面塌陷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贝加尔湖( )
A. 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B. 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 冰层较厚主要是因为纬度高D. 西南部的封冻期长于东北部
【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 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 冬季使得湖边地区冻土层较薄
C. 使得湖区风速较小D.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某河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地貌景观,发育在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图中①~④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 )
A. 由细到粗B. 由粗到细
C. 先变粗,后变细D. 先变细,后变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岩层Ⅰ为页岩,Ⅱ为石灰岩,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变质成为新岩石的是
A. 甲—大理岩 B. 乙—板岩
C. 丙—大理岩 D. 丁—石英岩
【2】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A. 地垒 B. 地堑 C. 背斜 D. 向斜
【3】乙、丙、丁、戊四处岩石的形成先后顺序为
A. 丙乙丁戊 B. 戊丙乙丁 C. 丙乙戊丁 D. 丁乙丙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四川省大渡河畔的大瓦山崖壁陡峭,是典型的断块山。大瓦山基底是石灰岩,顶盖是玄武岩。下图为“大瓦山玄武岩绝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图中景观的岩石与大瓦山“顶盖”岩石成因一致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关于大瓦山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壳始终处于抬升状态 B.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和断裂上升
C. 陡立的峭壁主要由流水侵蚀而成 D. 岩浆活动发生于沉积作用之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将三个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依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
A. 茶叶加工 B. 茶叶销售
C. 茶园旅游 D. 茶叶种植
【2】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
A. 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 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 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D. 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从环境因素考虑,图中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回答下面小题。
【1】【1】该地区最可能( )
A. 属热带季风气候 B. 地势起伏大 C. 河流自南向北流 D. 盛行西南风
【2】【2】该城市甲、乙、丙功能区分别为( )
A. 绿化区、仓储区、住宅区 B. 仓储区、绿化区、住宅区
C. 住宅区、仓储区、绿化区 D. 住宅区、绿化区、仓储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