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 余公里,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图。
(1)说出图中山地东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差异。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的影响。
(3)说明植树造林改善山地西侧地形区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乙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解决措施有哪些?
(2)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3)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甲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
A. 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 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 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D. 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 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 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 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风带),风向为_____。
(2)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和 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______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带。
(3)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为基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四大盆地判断正确的是
A. 盆地①位于最东面 B. 盆地③又被称为聚宝盆
C. 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D. 盆地④又被称为紫色土盆地
【2】关于盆地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B. 天然气、钾盐等矿产资源丰富
C. 属于外流区域,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 D.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流水作用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为青藏高原 B. ③为黄河谷地 C. ②为四川盆地 D. ④为喜马拉雅山
【2】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 具有广阔平原 B. 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C. 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3】关于④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 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D.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地堑,后经过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下面图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形区为(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口越多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的人口达20% D.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 地点① B. 地点② C. 地点③ D. 地点④
【2】汉字“川”不仅指河流、河道,有时也指平原、平地。如图中所示的甲区域中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的土地。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为趋利避害宜选建在
A. 避免崩塌、滑坡地带 B. 河边的沙滩地带
C. 坡地的上部地带 D. 坡地的中部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脉为
A. 南北走向 B.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界线
C.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跨赣、闽省界
【2】图示区域
A. 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 B. 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C. 地势西高东低 D. 植被自东向西从森林过渡为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