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中部省份某市人口迁移的年龄构成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人口迁移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是
A. 0-14岁B. 20-39岁C. 40-59岁D. 65岁以上
【2】该市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是
A. 缓解迁入地就业压力B. 改善迁入地生态环境
C. 加剧迁出地人才流失D. 加快迁出地城市化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种麦养羊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简述其主要优点。
(2)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的需要,简述当地的应对措施。
(3)依据图乙说明该地区乳畜业的分布特点,简述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泊是流域中物质迁移的重要“归宿”,湖底的沉积物像“书页”一样记录了流域内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洱海位于我国云贵高原西北部,其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溪流发源于此,丰富的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汇聚于山前洼地,形成了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
(1)简述点苍山东麓河流的特征。
(2)推断图(a)中湖岸边的甲地至湖心处的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历史上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的增减,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携带泥沙的沉积条件。因此,科学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推断流域内过往的气候变迁。图 (b)为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与其沉积时间的对应曲线。
(3)概括自1300年至2000年之间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的变化趋势,推断图示地区近百年以 来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考古证据表明,距今2、3千年以前洱海西岸地区就有了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当时人类活动的方式主要是砍伐森林、发展农耕和开采矿产。
(4)试推测这一阶段人类活动对湖底沉积物沉积特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7月6日我国对美关税反制措施正式实施,首批征税清单中所涉及到的340亿美元美国商品中农产品占约240亿美元,其中仅大豆占约140亿美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产量国,我国每年进口美豆数量占美豆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此次中美贸易战对我国乃至全球大豆市场的影响巨大。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豆营养价值高,用途多样,既可食用,也可榨油,原产中国,是中国重要农作物之一。大豆播种时土壤水分必须充足,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60%;其生长需要无霜期大于110天,有效积温大于2200℃,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鼓粒期日照时数不低于15小时,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东北是我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
材料二 东北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大豆历年产量、进口量和总量变化示意图
(l)结合材料一、二,简述东北大豆主产区种植大豆有利的气候条件。
(2)结合材料三,说明2004~2014年我国大豆供需变化的特点。
材料四 近年来,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口上百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2018年4月4日凌晨,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1300余种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当日下午中国财政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3)试分析此次加征关税对美国大豆产业的影响。
(4)请你为我国大豆生产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鲁中山区的H镇(位置见下图),从最初卖电线电缆到简单加工,从贴牌生产到打造品牌, 再到集聚优势、问鼎行业高峰,依托线缆行业,抢抓历史机遇,争取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龙头企业,将一个仅有27000人口的穷乡僻壤,打造成了年产值达50亿元的线缆特色产业镇,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洲、北美、朝鲜、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
(1)分析H镇打造线缆特色产业镇的区位优势。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H镇进一步推动线缆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点。
(2)比较卡拉奇与伊斯兰堡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3)简述全球变暧对巴基斯坦环境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______,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_____米以上
(2)李村在王村的_______方向。
(3)沿着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处形成浅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②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①一⑤中,可能有温泉出现的是______
(5)D地区为___________地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经纬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最接近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 )
A. 甲B. 乙C. 丙D. 丁
【2】图中四个地点中,有大片温带荒漠分布的是 ( )
A. 甲B. 乙C. 丙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区域的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丙为_______。
(2)简要分析乙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自然条件。
(3)近年来,甲地提供商品粮不断增多,请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陡崖的石壁上凿石打孔,植入木桩(或石桩),在木桩(或石桩)上设横木,以通行人或者车马,谓之“栈道”。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大古栈道闻名全国(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
A. 海拔低,地形坡度小 B. 距河近,施工、取水方便
C. 有充足的劳动力可用 D. 利用河运,施工方便
【2】图中栈道连接的地形区是
A. 汉中谷地与四川盆地 B. 渭河平原与汾河平
C. 渭河平原与汉中谷地 D.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
【3】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填土石以加宽道路。碥道逐渐取代栈道,主要是因为栈道
①耐久性差②修建费时费力③比碥道弯曲,里程长④通过的行人数量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