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 一环路B. 二环路
C. 三环路D. 环城路
【2】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 ①②⑤B. ①②③
C. ②③④D. ③④⑤
【3】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10分)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 700—900km B. 600—800km C. 500—700km D. 400—600km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 高速公路 B. 普通铁路 C. 航空 D. 水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瑞士当地时间2016年6月1日,世界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正式开通。位于中、南欧交通要道上的圣哥达隧道,全长57.1千米,工期历时17年,耗资160多亿美元。与圣哥达半山腰间的盘山铁路相比,开通的新隧道将会改变山区居民与货物的交通运输方式。读“瑞士交通局部图(图a)和圣哥达隧道剖面图(图b)。
完成下面小题。
【1】圣哥达隧道工期历时17年是由于当地
A. 地质条件复杂B. 科学技术先进
C. 社会经济发达D. 气象灾害频发
【2】随着圣哥达隧道的开通,将会直接影响爱斯特尔德的
①城市等级 ②流动人口数量 ③城市形态 ④服务范围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3】与盘山铁路相比,圣哥达隧道的开通会
A. 增加了公路等交通压力B. 对货物的载重限制较大
C. 加强东、西欧的经济联系D.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陕西省汉阴县漩涡镇的凤堰古梯田距今逾250年历史,绵延数十千米的凤堰古梯田从山脚层层叠叠盘绕到山顶。随着气候变化,春则菁华浪漫,夏则郁郁葱葱,秋则层林尽染,冬则银装素裹。汉阴县先后制定实施《凤堰古梯田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启动漩涡旅游名镇建设。如今凤堰古梯田旅游业日均接待客人3000余名。各地游客尽享古梯田美景时,当地居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下图示意凤堰古梯田景观。
简述当地政府为促进凤堰古梯田旅游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向北注入准噶尔盆地腹地的玛纳斯湖,是下游众多垦区的主要灌溉水源。该河中游山区的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集发电、灌溉、防洪为一体,其设计死水位(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海拔955米;高于坝址河床76米,控制灌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316万亩。下表为肯斯瓦特断面各月含沙量和输沙量多年平均值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玛纳斯河
A. 春季流量日变化小 B. 冬春季有凌汛现象
C. 一月份的流量最小 D. 夏季以降水补给为主
【2】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死水位高出坝址河床较多,主要是考虑
①河流含沙量大,预留泥沙淤积余地,延长使用年限
②束水冲凌,减轻冬春季凌汛灾害威胁
③抬高水位,有助于提高枯水湖的发电能力
④抬高水位,便于向下游灌区引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肯斯瓦特断面10月输沙量和含沙量均小于3 月,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较弱
B. 气温低,山区坡面形成冻土,不易被侵蚀
C. 10月份的植被较3月份茂盛
D. 经过汛期坡面径流冲刷,流域内碎屑物质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量的吞吐。官方指出,长江上游水库群调蓄已带来枯水期中下游水资源形势的重大变化等诸多连锁反应。因此,通过建设都阳湖水利枢纽,来调整变化了的江湖关系,修复和改善鄱阳湖的生态承载力、经济承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图为湖口站(鄱阳湖水系的出口)多年平均向长江输沙量和湖口站径流量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的必要性
A. 鄱阳湖鱼类将绝种,江豚会因生境破碎化、迁移通道受阻而完蛋
B. 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拦水后可能会出现98年那样的大洪灾
C.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可基本解决湖区枯水期缺水问题
D. 白鹤和东方白鹤等候鸟栖息地会被破坏
【2】关于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输沙量和径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大
B. 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长江补给鄱阳湖
C. 4—6月由于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
D. 3月份由于湖水含沙量最大,输沙能力最强
【3】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
A. 长江干流水位高 B. 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
C. 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 D. 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1980年以前的老城区的选址原因。
(2)简述拟建大型超市离开老城区的原因。
(3)简述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建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4)简述拟建蔬菜基地选址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2月6日, 为恢复原生态环境,洞庭湖自然保护核心区最后一棵欧美黑杨被砍伐清理。源自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河滩区域,自从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极大地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同时降低了湿地的行洪能力。结合洞庭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对洞庭湖的湖水面积变化推断正确的是( )
A. 6月至9月份都是湖泊水补给长江水
B. 湖泊西北部坡度比较陡
C. 6月份洞庭湖面积大主要原因是多台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
D. 7-9月份湖水面积小与流域内伏旱天气有关
【2】欧美黑杨迅速扩张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物种较单一 B. 土壤肥力差 C. 土地退化 D. 降水减少
【3】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增加了湖泊水量 B. 加剧了泥沙淤积
C.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 D. 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冷锋的是
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甲、丁
【2】关于①处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压值较②处偏低B. 垂直方向气流上升
C. 与③处气压成因相同D. 水平方向气流辐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