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H2+Cl2$\frac{\underline{\;点燃\;}}{\;}$2HCl | B. | 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 | ||
C. | 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 D. | 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
分析 上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特点为:一种单质的一个双原子分子与另外一种单质的二个双原子分子反应生成化合物的二个分子.故可知正确的答案.
解答 解:A、H2+Cl2 $\frac{\underline{\;点燃\;}}{\;}$2HCl,不符合“一种双原子单质的一个分子与另外一种单质的二个双原子分子反应”,故A错误;
B、2C+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不符合“一种双原子单质的一个分子与另外一种单质的二个双原子分子反应”,故B错误;
C、2H2+O2 $\frac{\underline{\;点燃\;}}{\;}$2H2O,符合“一种双原子单质的一个分子与另外一种单质的二个双原子分子反应生成化合物的二个分子”,故C正确;
D、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反应一氧化碳为化合物,不是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了解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掌握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掌握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 | B. | ①⑤ | C. | ①④⑤ | D. | ①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H>0 | |
B. | 图②可以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
C. | 图③可表示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
D. | 图④是N2与H2合成氨的能量变化曲线,可确定该反应,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时放热一定等于92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4 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约含有0.6NA个碳原子 | |
C. | 4.6 g乙醇中含有的C-H键的个数为0.6NA | |
D. | 1 mol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铝与铝合金-比较硬度 | B. | 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 ||
C. | 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 D.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 |
B. | 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 | |
C. | 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 |
D. | 每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N2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实验室制取乙烯气体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入液面以下 | |
B. |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证明淀粉尚未水解 | |
C. | 证明分子CH2=CH-CHO既含有醛基又含有C=C,可先向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溴水 | |
D. | 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验证产物中的葡萄糖 | |
E. |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铜与浓硫酸反应放出SO2:Cu+4H++SO42-═Cu2++SO2↑+2H2O | |
B. | 加热NH4Cl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NH4++OH-═NH3↑+H2O | |
C. |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Fe+4H++NO3-═Fe3++NO↑+2 H2O | |
D. | 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Cl2+2Fe2+═2Fe3++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