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深红色晶体)是一种氧气吸收剂,通常以二聚体分子存在,不溶于冷水和醚,微溶于醇,易溶于盐酸.实验室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的装置如图所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
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虚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连接好,关闭A、B阀门,往装置1中加水,打开活塞后,水开始下滴,一段时间后,如果水不再下滴,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气密性不好.
(2)本实验中所有配制溶液的水需煮沸,其原因是去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Cr2+被氧化.装置4的作用是保持装置压强平衡,同时避免空气进入装置3.
(3)将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混合时的操作是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 (填“打开”或“关闭”).
(4)本实验中锌粒须过量,其原因是产生足够的H2;与CrCl3充分反应得到CrCl2
(5)为洗涤[Cr(CH3COO)2)]2•2H2O产品,下列方法中最适合的是C.
A.先用盐酸洗,后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醇洗
C.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醚洗        D.先用乙醇洗涤,后用乙醚洗
(6)下列对产物进一步不处理正确的是B.
A.产物可用采用减压过滤得到晶体       B.在合适的温度下在烘箱内烘干
C.在温室下隔绝空气使其干燥           D.产物需要密封保存.

分析 工作原理是:先在装置2中制备出二价的铬离子,在制备过程中,因为二价铬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三价.因此在装置2中,我们要放入足够多的锌粒,一是还原三价铬,二是用来产生氢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开始前,应该先打开B让氢气充满整个装置,然后再关闭B,打开A,让装置2中的二价铬离子进入装置3,跟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亚铬水合物,醋酸钠溶液应放在装置3中,盐酸应放在装置1中,装置4的作用是: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装置3.
(1)关闭A、B阀门,向三颈烧瓶内加水,使三颈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根据水能否滴下验证装置的气密性;
(2)水中溶解的氧气可以氧化Cr2+;装置4的作用是: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装置3;
(3)利用氢气的压力将装置2中的溶液压往装置3中进行反应;
(4)本实验中锌粒须过量,其原因是:①产生足够的H2;②与CrCl3充分反应得到CrCl2
(5)洗涤[Cr(CH3COO)2)]2•2H2O产品,主要是洗去附着在表面的没有反应掉的二价铬离子、氯离子、醋酸根离子、钠离子等,醋酸亚铬水合物不溶于冷水和醚,微溶于醇,易溶于盐酸,所以可以选用冷水和乙醚洗涤[Cr(CH3COO)2)]2•2H2O产品;
(6)醋酸亚铬水合物易吸收氧气,应密封保存,应隔绝空气干燥,含有结晶水容易失去,易采取常温干燥,采取减压过滤,增大过滤速率,减少与空气接触时间.

解答 解:工作原理是:先在装置2中制备出二价的铬离子,在制备过程中,因为二价铬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三价.因此在装置2中,我们要放入足够多的锌粒,一是还原三价铬,二是用来产生氢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开始前,应该先打开B让氢气充满整个装置,然后再关闭B,打开A,让装置2中的二价铬离子进入装置3,跟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亚铬水合物,醋酸钠溶液应放在装置3中,盐酸应放在装置1中,装置4的作用是: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装置3.
(1)可利用装置内外压强差来验证装置的气密性:将装置连接好,关闭A、B阀门,往装置1中加水,打开活塞后,水开始下滴,一段时间后,如果水不再下滴,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气密性不好,
故答案为:将装置连接好,关闭A、B阀门,往装置1中加水,打开活塞后,水开始下滴,一段时间后,如果水不再下滴,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气密性不好;
(2)实验中所用的溶液,配制用的蒸馏水都需事先煮沸,原因是: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需要去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Cr2+被氧化;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装置4是保持装置压强平衡,同时避免空气进入装置3,
故答案为:去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Cr2+被氧化;保持装置压强平衡,同时避免空气进入装置3;
(3)实验开始生成H2气后,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打开A关闭B,把生成的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中反应,
故答案为:打开;关闭;
(4)锌的作用是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增大仪器中的压强将生成的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CrCl3充分反应得到CrCl2,所锌要过量,
故答案为:产生足够的H2;与CrCl3充分反应得到CrCl2
(5)洗涤[Cr(CH3COO)2)]2•2H2O产品,主要是洗去附着在表面的没有反应掉的二价铬离子、氯离子、醋酸根离子、钠离子等,不能用乙醇和盐酸,因为醋酸亚铬水合物,是微溶于醇,易溶于盐酸,因此先用水洗去杂质离子,再用乙醚来洗去多余的水,多余的乙醚可以挥发掉,
故答案为:C;
(6)A.采取减压过滤,增大过滤速率,减少与空气接触时间,故A正确;
B.有结晶水容易失去,温度高容易失去结晶水,易采取常温干燥,故B错误;
C.醋酸亚铬水合物易吸收氧气,温度高时含有结晶水容易失去,宜采取常温隔绝空气干燥,故C正确;
D.醋酸亚铬水合物易吸收氧气,应密封保存,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明确制备原理是解题关键,涉及对操作的分析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等,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K+、Na+、SiO32-、Br-B.Na+、K+、CH3COO-、NO3-
C.K+、Cl-、Fe3+、SO42-D.Mg2+、Al3+、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0.2mol CO(NH22(尿素)中含有0.8mol氢原子,所含氮元素的质量是5.6g,CO(NH22中四种原子的原子个数比C:H:O:N=1:4:1:2;
(2)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十水硫酸钠的化学式是Na2SO4•10H2O,在0.1mol十水硫酸钠中,①含有0.2NA个钠离子;②含有18g水.
(3)标准状况下,0.2mol SO2和32g CH4占有相同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标准状况下,15g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质量比为14: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为“海波”.在纺织工业中用于棉织品漂白后的脱氯剂、染毛织物的硫染剂、靛蓝染料的防白剂、纸浆脱氯剂、医药工业中用作洗涤剂、消毒剂和褪色剂等,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易分解.工业上常用亚硫酸钠法、硫化碱法等制备.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图: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开启分液漏斗,使硫酸慢慢滴下,适当调节螺旋夹,使反应产生的SO2气体较均匀地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开启电磁搅拌器搅动.
②至析出的硫不再消失,控制溶液的pH接近7时,停止通入SO2气体.
③抽滤所得的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水浴加热浓缩,直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④冷却结晶、抽滤、洗涤.
⑤将晶体放入烘箱中,在40~45℃左右干燥50~60min,称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三颈烧瓶;
(2)步骤②中若控制PH值小于7,则产率会下降,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S2O32-+2H+=S↓+H2O+SO2↑.
(3)步骤③中不能将溶液蒸发至干的原因是蒸干会使硫代硫酸钠脱水并分解;晶膜通常在溶液表面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溶液表面温度较低.
(4)步骤④中洗涤硫代硫酸钠晶体试剂的结构式是
(5)下列有关抽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D.
A.为了检验洗涤是否完全,应拔下吸滤瓶与安全瓶之间橡皮管,从吸滤瓶上口倒出少量洗涤液于试管中进行相关实验
B.抽滤前先用溶剂将滤纸湿润,使滤纸与漏斗底部贴紧
C.抽滤结束时应先关抽气泵,后抽掉抽滤瓶接管
D.在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缓通过沉淀物
(6)为检验制得的产品的纯度,该实验小组称取5.0克的产品配制成25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在锥形瓶中加入25mL 0.01mol/L KIO3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5I-+IO3-+6H+=3I2+3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当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时到达滴定终点.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123
Na2S2O3溶液体积(mL)19.9820.0221.18
则该产品的纯度是0.93,间接碘量法滴定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AE.
A.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B.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
D.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发现气泡
E.滴定时震荡锥形瓶较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Na2S2O4是重要的工业漂白剂,某化学小组欲制备Na2S2O4(如图)并探究其性质.现将1.5mol/L的HCOONa溶液和0.5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注入三颈烧瓶,发生反应:HCOONa+2SO2+NaOH═Na2S2O4+CO2+H2O
(l)a装置的名称:分液漏斗;c装置的目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b中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_;控制b中反应速率的方法是通过分液漏斗颈部活塞控制低价硫酸的快慢.
(3)当三颈烧瓶中溶液接近中性时停止通人气体,蒸发得到固体产品.取1.0g固体产品溶于5mL水中,加入1mL的银氨溶液,振荡,水浴10s出现银镶.
甲同学得出结论:10s时Na2S2O4银氨溶液反应形成银镜.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说甲的结论一定成立,其依据可能是因为HCOONa过量,分离出的晶体所含杂质HCOONa具有还原性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针对甲、乙同学的分歧,丙同学取该实验所得固体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步骤Ⅰ:对三颈烧瓶分离出的产品进行重结晶得到纯净的Na2S2O4(仅需说明方法)
步骤Ⅱ:取0.1g步骤Ⅰ的产品溶于5mL银氨溶液,振荡,水浴加热10s,观察现象若10S出现银镜,则甲的结论正确(或Na2S2O4具有还原性),反之则乙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氯化亚锡有广泛的用途,工业可用作催化剂、脱氧剂等.如下是某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制取无水氯化亚锡的步骤:
①将1.2g锡花、5mL浓盐酸、1滴浓硫酸加入如图装置中,在95℃时回流0.5h,观察反应进行情况,待反应器中只剩下少量锡花为止.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上层清液迅速转移到浓缩蒸发反应容器中,在二氧化碳气氛保护下,加热蒸发,待蒸发到蒸发器壁上有少量晶体出现为止,停止加热,在继续通入CO2气流的条件下冷却、结晶、抽滤.
③冷却后,往蒸发器中加5~10mL的100%醋酸酐,即可得到无水SnCl2,抽滤至干,用少量乙醚冲洗三次,称重后放在干燥器中保存.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名称是温度计;在实验中选用锡花或锡箔,而不用锡粒,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加1滴浓硫酸的作用是提高反应温度.
(2)装置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以保证反应正常进行,同时也防止了盐酸挥发污染环境.
(3)在二氧化碳气氛保护下加热蒸发的目的是为了防止Sn(Ⅳ)化合物的生成.
(4)写出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n+2H+=Sn2++H2↑,步骤③中的化学方程式(CH3CO)2O+H2O=2CH3COOH.
(5)实验室配置氯化亚锡溶液后,如果要装瓶保存一段时间,采取的措施是加入少量的锡粒和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属于铝热反应的是(  )
A.Al+HClB.Al+Fe2O3C.Al+NaOHD.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药物Z可用于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由X(咖啡酸)和Y(1,4-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为原料合成(如图).

(1)X的分子式为C9H8O4
(2)Y中是否含有手性碳原子否(填“是”或“否”);
(3)Z能发生ABC反应(填序号);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4)1mol Z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需要消耗氢氧化钠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