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1919年,Langmuir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根据上述原理,下列微粒中,不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A.N2和COB.CO2和N2OC.O3和CO2D.CO32-和NO3-

分析 根据题意: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依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如CO2 中含有3个原子,CO中含有2个原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ABD三组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互为等电子体,O3、CO2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不同,不是等电子体,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注意掌握原子组成与结构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草木灰中可能含K2CO3、K2SO4及NaCl等盐,将草木灰用蒸馏水浸取得浸取液进行实验,下列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向浸取液中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其中含有SO42-
B.向浸取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Cl-
C.洁净铂丝蘸取浸取液少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不能确定是否含K+
D.向浸取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其中含有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氢氰酸(HCN)是一种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利用甲烷、氨气为原料氧化合成氢氰酸.
①氨气的电子式为
②合成氢氰酸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2NH3+3O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催化剂}$2HCN+6H2O
(2)已知25℃时HCN和H2CO3的电离常数(Ka)如表:
物质电离常数(Ka
HCNKa=5×10-10
H2CO3Ka1=4.5×10-7    Ka2=4.7×10-11
25℃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N、NaHCO3和Na2CO3三种溶液,其pH最大的是Na2CO3(填化学式).
(3)-定条件下,HCN与H2和H2O反应如下:
I.HCN(g)+3H2(g)?NH3(g)+CH4(g)△H1
Ⅱ.HCN(g)+H2O(g)?NH3(g)+CO(g)△H2
①反应Ⅲ,CO(g)+3H2(g)?CH4(g)+H2O(g)的△H=△H1-△H2 (用△H1、△H2表示).
②对于反应Ⅱ,减小压强,HCN的转化率不变(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③反应I、Ⅱ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T1K时,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K=10.

(4)电解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原理如图乙所示,阳极CN-先发生电极反应:CN-+2OH--2e-═CNO-+H2O,CNO-在阳极上进一步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2CNO-+4OH--6e-=N2↑+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1)某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制取少量溴苯,写出实验室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发生后,在锥形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浅黄色沉淀
(3)该装置中长直导管a的作用冷凝回流并导气,锥形瓶中的导管为什么不插入液面下?HBr极易溶于水,防止水倒吸入烧瓶中.
(4)石油分馏装置图如图2所示,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应下端进,上端出.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位置,以测量馏分蒸汽的温度.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均为V0的HX、H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frac{v}{{v}_{0}}$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c(OH -):a<b
B.HX、HY都是弱酸,且HX的酸性比HY的弱
C.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 HX):a>b
D.lg$\frac{v}{{v}_{0}}$=3,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HY和H2O的挥发),则$\frac{c({X}^{-})}{c({Y}^{-})}$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无色溶液X,由Na+、Ag+、Ba2+、Al3+、AlO2-、MnO4-、CO32-、SO42-中若干种离子组合而成,现取适量X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气体ACO2;气体BNH3;沉淀甲Al(OH)3
(2)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O32-、AlO2-、Na+
(3)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所有离子方程式AlO2-+4H+=Al3++2H2O、CO32-+2H+=H2O+CO2↑.
(4)白色沉淀乙一定含有BaCO3,可能含有BaSO4;要进一步确定其组成的操作是在沉淀乙中加入稀盐酸,若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则沉淀乙只有BaCO3,若部分溶解,则沉淀由BaCO3和BaSO4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分子式为C8H8O2的属于酯类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  )
A.4种B.5种C.6种D.7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装置Ⅱ中反应生成的含氮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1,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Ce4++2NO+3H2O=NO3-+NO2-+4Ce3++6H+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ω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填标号).
A.NaHSO3溶液中滴加氯水可以使c(HSO3-)/c(SO32-)的值变大
B.pH=7时,溶液中c(Na+)>c(HSO3-)+c(SO32-
C.pH=9时的溶液中c(OH-)=c(H+)+c(HSO3-)+c(H2SO3
D.由图1中数据,可以估算出H2S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10-7
E.由图1中数据,pH=5和pH=9时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②若利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硫,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O2(g)+NH3•H2O(aq)=NH4HSO3(aq)△H1=a kJ•mol-1
NH3•H2O (aq)+NH4HSO3(aq)=(NH42SO3(aq)+H2O(l)△H2=b kJ•mol-1
2(NH42SO3(aq)+O2(g)=2(NH42SO4(aq)△H3=c kJ•mol-1
反应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l)△H=2a+2b+ckJ•mol-1
③取装置Ⅰ中的吸收液VmL,用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吸收液溶液应装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最后一滴溶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不变说明反应达到终点.
(3)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B为电源的负(填“正”或“负”)  极.左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Ce3+-e-═Ce4+
(4)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0.4mol/L,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该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目为80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镁与NO2的反应产物较复杂.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镁与NO2的反应产物,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测:
甲:产物为MgO;   
乙:产物为Mg3N2;   
丙:产物为MgO、Mg3N2的混合物.
(1)实验前,该小组采用类比Mg与CO2反应的思路对Mg与NO2的反应进行预测,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Mg+2NO2 $\frac{\underline{\;点燃\;}}{\;}$4MgO+N2.经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针对甲乙丙三种猜想,该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连接玻璃管的乳胶管均内衬锡纸)

(2)实验过程
①实验开始时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badc(填写字母代码).
a.通入NO2      b.打开弹簧夹
c.点燃酒精灯    d.当硬质玻璃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弹簧夹
②装置A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
③干燥管和装置B的作用分别是吸收NO2避免污染环境,收集N2
(3)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下表横线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1mol/L硫酸、0.1mol/L盐酸、蒸馏水、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步骤1:实验完成后,将硬质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6.0g
步骤2:将剩余固体加入蒸馏水中
有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步骤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步骤2中生成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此空删去
结论:经分析可初步确定猜想丙(填“甲、乙或丙”)是正确的,据此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Mg+2NO2$\frac{\underline{\;\;△\;\;}}{\;}$4MgO+Mg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