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由铜制取硝酸铜最适宜的方法是(  )
A.Cu与浓HNO3→Cu(NO32B.Cu与稀HNO3→Cu(NO32
C.Cu$→_{△}^{O_{2}}$CuO$\stackrel{稀HNO_{3}}{→}$Cu(NO32D.Cu+AgNO3→Cu(NO32

分析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由铜制取硝酸铜应该使用的酸最少且不能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由铜制取硝酸铜应该使用的酸最少且不能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
A.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中生成有毒气体NO2,且消耗硝酸较多,不符合环保和经济理念,故A错误;
B.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在生成有毒气体NO,且消耗硝酸较多,不符合环保和经济理念,故B错误;
C.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该生产过程消耗硝酸较少且不产生有毒气体,符合环保和经济理念,故C正确;
D.Cu+2AgNO3═Cu(NO32+2Ag↓中硝酸银价格较高,不符合经济理念,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硝酸铜制取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设计路线评价,抓住题干中“经济、环保”关键词即可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答问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与该混合物充分燃烧后所得气体产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以下对其组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乙烯B.一定有甲烷C.一定没有丙烷D.一定没有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把下列四种Na2S2O3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硫酸的锥形瓶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10℃,20mL、3mol/L的Na2S2O3溶液B.20℃,10mL、4mol/L的Na2S2O3溶液
C.20℃,30mL、2mol/L的Na2S2O3溶液D.10℃,10mL、2mol/L的Na2S2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c(NH4Cl)<0.1mol•L-1时,溶液的pH>5.1,现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 0.05mol•L-1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是(  )
A.10mLB.5mLC.大于10mLD.小于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常温下,将1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K(g)+NaCl(l);
⑥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A.②③B.②⑥C.④⑤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描述分子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的碳原子分别采取sp、sp2、sp3杂化,分子中共有10个不饱和碳原子
C.最多有18个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D.分子式为C11H6ClF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A、B、C、D均为含有18个电子且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它们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2、3、4、6.A和C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1,B和D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2.D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空间构型为V形,该分子属于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D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
(2)C为一种绿色氧化剂,有广泛应用,Cu、氨水与C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在该深蓝色的浓溶液中加入乙醇所产生的现象是析出深蓝色晶体.写出Cu、氨水、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NH3•H2O+H2O2=[Cu(NH34]2++4H2O+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CHFBrIB.C2H4O2C.C6H12O6D.CF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过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甲烷→一氯甲烷B.氯乙烯→聚氯乙烯
C.乙醇→乙醛D.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聚酯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