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G处在同一族;F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ⅢA族.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3)配合物Ni(BD)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因此固态Ni(BD)4 属于分子晶体(填晶体类型).
(4)CA3分子的电子式为
(5)ED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ED的熔点比NaCl高,其原因是MgO晶体中离子的电荷数大于NaCl,离子间的平均距离小于NaCl,离子键的键能更大,熔点更高(晶格能大).
(6)由A、D、G中任两种元素构成甲、乙两种均含18个电子的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3、4.则甲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1mol乙分子含有3molσ键.

分析 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所以A是氢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所以B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是碳元素,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所以D是氧元素;则C是氮元素;D与G处在同一族,所以G是硫元素;F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F是铝元素,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元素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Ⅲ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
(2)N原子最外层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非金属性强的第一电离能大,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答案为:N>O>C;
(3)因为Ni(CO)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固态Ni(CO)4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4)氨气分子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5)ED是MgO,MgO晶体中离子的电荷数大于NaCl,离子半径小,MgO离子键的键能更大,熔点更高.
故答案为:MgO晶体中离子的电荷数大于NaCl,离子间的平均距离小于NaCl,离子键的键能更大,熔点更高(晶格能大);
(6)由H、O、S中任两种元素构成甲、乙两种均含18个电子的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3、4,所以甲是硫化氢、乙是过氧化氢,①硫化氢中硫是sp3杂化; ②1mol过氧化氢分子含有3molmolσ键,故答案为:sp3;3.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明确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中等,电子排布式、杂化类型、晶体类型与性质是高考中常考的考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N<O<FB.酸性:HClO4>H2SO4>H3PO4
C.热稳定性:HF>HCl>H2SD.原子半径:Al>Mg>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B、C、D、E、F六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B的氢化物与F的氢化物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Y,且B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E、F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1)B元素的名称是氮,B单质的结构式为N≡N.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X的形成过程
(3)化合物Y的电子式为,A2C2的电子式为
(4)D、F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
A.天然气用做燃料B.无水乙醇直接用作医用消毒
C.苯酚用于制杀菌剂D.福尔马林用于浸制生物标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有下列八种晶体:①晶体硅 ②汞 ③氯化钾 ④二氧化硅 ⑤晶体碘 ⑥溴化钠 ⑦镁 ⑧二氧化碳.
其中属于金属晶体的是②⑦(填序号,下同)
属于原子晶体的是①④
属于离子晶体的是③⑥
属于分子晶体的是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金属钛(Ti)被称为21世纪金属,在航海、航空、记忆和涂料方面应用广泛,TiO2是一种优良的光催化剂.20世纪科学家尝试用多种方法将金红石(TiO2)还原,发现金红石直接氯化是冶炼钛的关键步骤:
TiO2(s)+2Cl2(g)═TiCl4(g)+O2(g)△H=+1493kJ•mol-1,△S=+61J•K-1•mol-1
该反应发生温度高达2170℃,能耗大,对设备和生产要求几乎达到苛刻程度.目前科学家采用金红石加碳氯化方法,在较温和条件下成功制取TiCl4,为人类快速迈进钛合金时代做出了巨大贡献.金红石加碳氯化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TiO2(s)+2Cl2(g)+C(s)$\stackrel{高温}{?}$TiCl4(g)+CO2(g)△H1,△S1=+64J•K-1•mol-1
反应Ⅱ:TiO2(s)+2Cl2(g)+2C(s)$\stackrel{高温}{?}$TiCl4(g)+2CO(g)△H2,△S2
已知:①C(s)+O2(g)═CO2(g)△H=-394.3kJ•mol-1
②2C(s)+O2(g)═2CO(g)△H=-222.3kJ•mol-1
请回答:
(1)反应Ⅰ的△H1=+1098.7kJ•mol-1
(2)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Ⅰ的KP=$\frac{p(C{O}_{2})p(TiC{l}_{4})}{{p}^{2}(C{l}_{2})}$(用表达式表示).
(3)将金红石加碳氯化反应与金红石直接氯化反应比较,从焓变熵变的角度分析金红石加碳氯化能在较温和条件下成功制取TiCl4的原因焓变减小,熵变增大,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4)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TiO2表面与H2O发生反应,2N2(g)+6H2O(1)═4NH3(g)+3O2(g)△H=+1530.4kJ•mol-1
进一步研究相同条件下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组别1234
T/K303313323353
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
O2生成量/(10-6mol)3.64.44.51.5
反应时间/h3333
容器体积/L2222
①请在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图中标明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303K时,在3h内用氮气表示其平均反应速率为4×10-7mol•L-1•h-1.判断组别4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否(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n(NH3)应大于6.0×10-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 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frac{a}{A+m}$(A+N+m)molB.$\frac{a}{A+m}$(A-N+m)molC.$\frac{a}{A+m}$( A-N)molD.$\frac{a}{A+m}$(A-N)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WX2、WZ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
B.WX2、ZX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
C.X的氢化物的熔沸点比Z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CO3和BaSO3的混合物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3
D.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