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做键长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C.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D.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原子在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答案】B

【解析】

A.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核距离为键长,A选项错误;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就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B选项正确;

C.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该分子越稳定,受热不易分解,C选项错误;

D.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原子在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方向性决定其最大重叠程度,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时碳氧键发生断裂B.CaO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C.Na2ONa2O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Br2蒸气被活性炭吸附时共价键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CH3CH(C2H5)CH(CH3)2的名称______

(CH3)2C=C(CH3)2的名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铁制品作电镀池的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B. 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的方向由正极→负载→负极→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正极

C. 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化学腐蚀

D. 为避免船体遭受腐蚀,在船舶的外壳装上若干锌块,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该溶液可能是 (  )

①SO2水溶液 ②NH4Cl溶液 ③NaNO3溶液 ④NaOH溶液

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发生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已知丙酮[ CH3COCH3 ]键线式可表示为根据键线式回答下列问题: 分子式: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 分子中最多有 ______________个碳原子共直线;最多有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3)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CH3)2CHCH(C2H5)CH=CH2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由4个碳原子构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试回答下列问题: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A. Fe B. Mg C. P D. L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2)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步骤

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5)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实验优化 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将此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