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合成氨反应N2(g)+3H2(g)$?_{催化剂}^{高温高压}$ 2NH3(g)△H<0 具有重要的意义.
(1)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frac{[NH{\;}_{3}]^{2}}{[N{\;}_{2}][H{\;}_{2}]{\;}^{3}}$.
②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K473573673
K4.4×10-2K1K2
其中,K1> K2(填“>”、“=”或“<”).
③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d.(填序号)
a.增大压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2)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 CH4(g)+H2O (g)═CO(g)+3H2(g) 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 $\frac{n({H}_{2}O)}{n(C{H}_{4})}$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CH4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P2(填“>”、“=”或“<”).
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H2O(g)═CO2 (g)+H2(g) 获取.
①T℃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mol水蒸气和1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mol•L-1,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2.25.
②保持温度仍为T℃,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器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cd(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混合气中n (CO):n (H2O):n (CO2):n (H2)=1:16:6:6.

分析 (1)①根据化学平衡常数=$\frac{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书写表达式;
②根据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
③反应N2(g)+3H2(g)$?_{催化剂}^{高温高压}$ 2NH3(g)△H<0 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加压、降温、降低产物浓度等方法,催化剂对转化率没有影响;
(2)①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中甲烷的含量增大;
②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甲烷的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
(3)①T℃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mol水蒸气和1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mol•L-1,则:
               CO(g)+H2O(g)?CO2(g)+H2 (g)
起始浓度(mol/L):0.2    0.2      0        0
变化浓度(mol/L):0.12   0.12     0.12     0.12
平衡浓度(mol/L):0.08   0.08     0.12     0.12
平衡时CO的转化率=$\frac{CO浓度变化量}{CO起始浓度}$×100%;平衡常数K=$\frac{c(CO{\;}_{2})×c(H{\;}_{2})}{c(CO)×c(H{\;}_{2}O)}$;
②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D选项计算浓度商Qc,若Qc=K,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若Qc>K,反应向逆反应进行.

解答 解:(1)①根据化学平衡常数=$\frac{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NH{\;}_{3}]^{2}}{[N{\;}_{2}][H{\;}_{2}]{\;}^{3}}$,
故答案为:$\frac{[NH{\;}_{3}]^{2}}{[N{\;}_{2}][H{\;}_{2}]{\;}^{3}}$;
②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所以K1>K2
故答案为:>.
③反应N2(g)+3H2(g)$?_{催化剂}^{高温高压}$ 2NH3(g)△H<0 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加压、降温、降低产物浓度等方法,催化剂对转化率没有影响,故选a、d;
(2)①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中甲烷的含量增大,所以P2>P1
故答案为:<;
②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甲烷的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
(3)①T℃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mol水蒸气和1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mol•L-1,则:
               CO(g)+H2O(g)?CO2(g)+H2 (g)
起始浓度(mol/L):0.2    0.2     0        0
变化浓度(mol/L):0.12   0.12    0.12     0.12
平衡浓度(mol/L):0.08   0.08    0.12     0.12
平衡时CO的转化率=$\frac{0.12mol}{0.2mol}$×100%=60%;平衡常数K=$\frac{c(CO{\;}_{2})×c(H{\;}_{2})}{c(CO)×c(H{\;}_{2}O)}$=$\frac{0.12×0.12}{0.08×0.08}$=2.25,
故答案为:60%;2.25;
②a.反应中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
b.混合气体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
c.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CO2的同时消耗amolH2,说明二氧化碳或氢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符合;
d.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6:6:6,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可以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Qc=$\frac{6×6}{1×16}$=2.25=K,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符合,
故答案为:c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常数计算及应用等,难度中等,(3)中平衡状态判断d选项中注意利用浓度商与平衡常数关系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氧化钠B.二氧化硫C.氨水D.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体积相同且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
①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                ②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③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    ④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高分子材料E和含扑热息痛高分子药物的合成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含扑热息痛高分子药物的结构为:
Ⅱ.
Ⅲ.
(1)①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G的分子式为C4H5OCl.

(2)若1mol与1mol O2恰好可转化为1mol A和1mol B,且A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写出A的稀溶液与过量浓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②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为;扑热息痛的结构简式为
(4)D蒸气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D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碳60%,氢8%,氧32%.D分子中所含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
(5)含扑热息痛高分子药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水的电离平衡如图所示.
(1)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当升高温度至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为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的值为1×10-12;该温度下pH均为4的盐酸和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1:104
(2)将100℃时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求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1.01×105Pa时,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
B.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C.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在常温常压下,22.4 LCO2含有的原子数约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1.204×1024个H2SO4分子物质的量为2mol,其中含8mol O,含H的质量为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现有下列四种电解质:
a.Ba(OH)2   b.KHS04 c.HNO3    d.Na2CO3
(1)其中,属于酸的是c,属于碱的是a,属于盐的是bd(填字母).
(2)写出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
(3)将少量d加入b的水溶液中,现象是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4)等体积等浓度的a、b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SO42-+H+=BaS0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C.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