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钠块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可析出单质铜
B.将钠块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Na2CO3
C.Na2O与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D.Na2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原理与SO2相同

分析 A、钠和盐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如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再发生复分解反应;
B、因钠与空气中氧气极易反应,致使钠表面变暗,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易潮解表面变成溶液,氢氧化钠是强碱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带结晶水的固体Na2CO3.10H2O,十水碳酸钠易风化生成白色粉末碳酸钠;
C、Na20是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Na202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D、Na2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而SO2生成无色不稳定的大分子.

解答 解:A、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得不到金属单质铜,故A错误;
B、因钠与空气中氧气极易反应,致使钠表面变暗,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易潮解表面变成溶液,氢氧化钠是强碱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带结晶水的固体Na2CO3.10H2O,十水碳酸钠易风化生成白色粉末碳酸钠,故B正确;
C、Na20是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所以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2,Na202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2,故C正确;
D、Na2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而SO2生成无色不稳定的大分子,所以两的褪色的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钠的性质与用途,注意知识的积累,学生要知道二氧化硫的漂白是生成无色不稳定的大分子,而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A、B、C、D四种芳香族化合物都是某些植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1)A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羟基、羧基.
(2)B与足量氢气充分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D发生聚合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A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有特殊香味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_{△}^{浓H_{2}SO_{4}}$+H2O.
(5)关于上述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
b.C、D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A和C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d.1molC最多能与4molBr2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有A、B、C、D、E、F六种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D和F元素对应的单质为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A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元素A与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甲具有10e-、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与E同主族.图中均含D或F元素的物质均会有图示转化关系:
①均含D元素的乙、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均含F元素的乙(单质)、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甲的电子式为
(2)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Ⅷ族稳定性:A2C大于  A2E(填“大于”“小于”“等于”).
(3)均含有D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AlO2-+6H2O=4Al(OH)3↓;
(4)丙、丁分别是含F元素的简单阳离子,检验含丙、丁两种离子的混合溶液中的低价离子,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5)已知常温下化合物FE的Ksp=6×10-18 mol2•L-2,常温下将1.0×10-5mol•L-1的Na2E溶液与含FSO4溶液按体积比3:2混合,若有沉淀F E生成,则所需的FSO4的浓度要求大于或等于2.5×10-12 mol/L.(忽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
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
ACuFe盐酸过滤
BAlCl3NaAlO2盐酸-
CFeCl2溶液FeCl3Fe-
DNaHCO3溶液Na2CO3C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有0.2mol氧化剂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
B.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0.35mol,生成8.96LN2(标准状况)
C.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0.35mol,有0.050molKNO3被氧化
D.KNO3的氧化性强于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仅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加热)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完成对葡萄糖溶液、乙醇和乙酸溶液的鉴别
B.利用加碳酸钠饱和溶液和分液的方法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C.CH3CH2CH2OH和CH3CH2CH2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
D.石油的分馏、裂化,煤的干馏,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新物质的工业生产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由CH4、O2、N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CO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H4、O2、N2的体积比可能是(  )
A.1:1:1B.1:1:3C.1:3:1D.3: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摩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C.摩尔简称摩,它的符号是molD.1 mol氧原子可表示为“1 mol 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事实可以说明 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和C=C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①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③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④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  )
A.全部B.只有①④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