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仪器D的名称是锥形瓶.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b.
(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慢(填“快”或“慢”).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稳定剂Ⅱ,原因是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分析 装置A中盛放NaClO3溶液,装置B盛放稀盐酸,两者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除去氯气,ClO2在装置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4H++5ClO2-=Cl-+4ClO2↑+2H2O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装置F检验二氧化氯中氯气是否完全被装置C吸收,
(1)根据仪器特征,可知仪器D是锥形瓶;F装置应是Cl2和KI反应,还需要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2)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产生ClO2的速率要慢,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
(3)而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说明Cl2被C装置吸收;
(4)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应还有水生成,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5)由图可知,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解答 解:(1)根据仪器特征,可知仪器D是锥形瓶;F装置应是Cl2和KI反应,还需要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所以应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选b,
故答案为:锥形瓶;b;
(2)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产生ClO2的速率要慢,故滴加稀盐酸的速度要慢,
故答案为:慢;
(3)F装置中发生Cl2+2KI=2KCl+I2时,碘遇淀粉变蓝,而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
故答案为:吸收Cl2
(4)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应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 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故答案为:4H++5ClO2-=Cl-+4ClO2↑+2H2O;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5)由图可知,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所以稳定剂Ⅱ好,
故答案为:稳定剂Ⅱ;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点评 本题以ClO2的制备、吸收、释放为载体,考查实验制备方案设计、基本操作、对装置及操作的分析评价等,注意根据问题进行制备流程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学式为C2H6O的化合物A能与金属钠反应缓慢产生气泡.
(1)写出A的结构简式,其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 (写名称).
(2)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3)含A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医用消毒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二氧化硅的熔点、硬度均比二氧化碳高
C.冰融化时水分子时,仅共价键发生断裂,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故属于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与27.0克H2O含有相同中子数的D2O质量为(  )
A.13.2gB.20.1gC.22.0gD.2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器出现铜绿B.过氧化钠作供氧剂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牛成致密的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并收集2瓶干燥.纯净的氯气.为防止换集气瓶时生成的氯气污染空气,设计了如下装置:

(1)写出Ⅰ装置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4Cl-$\frac{\underline{\;\;△\;\;}}{\;}$Mn2++2Cl-+Cl2+2H2O.浓盐酸的作用是酸性和氧化性
(2)装置Ⅱ中盛放的药品是饱和氯化钠溶液,其作用是除HCl;装置Ⅲ的作用是干燥氯气,应盛放浓H2SO4
(3)烧杯中应放NaOH溶液来处理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一些元素的排列(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根据现行的周期表合理的是(  )
A.
 1
  10 
B.
 2 4
  11 
C.
 5
  14 
D.
 810 
   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②溴单质易挥发,碘单质易升华;
③淀粉溶液遇到碘单质变蓝色;
④溴、碘在不同溶剂中所形成溶液(从稀到浓)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四氯化碳
黄→棕橙→橙红
深黄→褐紫→深紫
实验方案:该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完好)

实验过程:
Ⅰ先打开弹簧夹,再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黄时,加紧弹簧夹
Ⅲ当B中的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回答以下问题: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KI═I2+2KCl;
(2)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黄色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试管D振荡,静置,观察到D中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Br 2=2Br-+I2
(3)由实验得到的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
(4)你认为实验中为什么要加过程Ⅲ这一步操作,请简述个人观点B、C中的NaBr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均相同,棕色溶液B含有的溴单质比黄色溶液C中的多,说明C中还存有溴离子,不存在氯气,确保了氯气不干扰溴与碘化钾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证明Fe3+与S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将过量SO2通入FeCl3溶液中,然后将反应液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除去CH3COOC2H5中的乙醇 加入适量CH3COOH,加热
C.比较AgCl和AgI的 Ksp大小向10mL浓度均为0.01mol/L的NaCl和KI混合溶液滴加少量0.01mol/L AgNO3溶液,观察现象
D.比较H2CO3、HCN的酸性强弱用pH计测定同温度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CN溶液的pH值,比较pH大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