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明矾的主要成分为KAl(SO42•12H2O.
(1)A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KAl(SO42•12H2O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
(3)明矾溶于水形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区别Al(OH)3胶体与AlCl3溶液的实验方法是将两种分散系分别盛于两只小烧杯,用聚光手电筒照射,如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该分散系为Al(OH)3胶体.

分析 (1)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各层分别容纳2,8,3个电子;
(2)KAl(SO42•12H2O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3)依据胶体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度介于1-100nm,及胶体特性丁达尔效应解答.

解答 解:(1)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各层分别容纳2,8,3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
故答案为:
(2)KAl(SO42•12H2O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
故答案为: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
(3)胶体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度介于1-100nm,Al(OH)3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性质,可以用来鉴别溶液与胶体,所以区别Al(OH)3胶体与AlCl3溶液的实验方法是:将两种分散系分别盛于两只小烧杯,用聚光手电筒照射,如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该分散系为Al(OH)3胶体;
故答案为:1nm~100nm;将两种分散系分别盛于两只小烧杯,用聚光手电筒照射,如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该分散系为Al(OH)3胶体.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胶体,明确电解质强弱及电离方式,熟悉胶体的本质特征与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A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5Cl2↑+2MnCl2+2KCl+8H2O.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A中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ˉ═Br2+2Clˉ.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充分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保证C中的黄色溶液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实验结论: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原因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要配制100mL 0.5mol•L-1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中,肯定不会用到的是AB
A.锥形瓶    B.烧瓶     C.天平    D.胶头滴管     E.100mL容量瓶
(2)若要进行配制,除(1)中所列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3)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4)配制完毕后,教师指出有四位同学各进行了下列某一项错误操作,你认为这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D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溶解未冷却到室温就转移、洗涤定容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2.3g A与2.8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2.7g,碱石灰增重2.2g.回答下列问题:
(1)2.3g 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3)若该物质能和钠反应产生氢气,试写出该物质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碳、氮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碳、氮的化合物性能优良,在工业生产和科技领域有重要用途.
(1)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SiO2与过量焦炭在1300~1700°C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3SiO2(s)+6C(s)+2N2(g)?Si3N4(s)+6CO(g).△H=-1591.2kJ/mol,则该反应每转移1mole-,可放出的热量为132.6kJ.
(2)某研究小组现将三组CO(g)与H2O(g)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H2OCOH2
1650240.51.55
2900120.50.5 
①实验Ⅰ中,前5min的反应速率v(CO2)=0.15mol•L-1•min-1
②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1}{3}$
③下列能判断实验Ⅱ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
a.容器内CO、H2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v(CO)=v(CO2
e.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④若实验Ⅲ的容器是绝热的密闭容器,实验测得H2O(g)的转化率H2O%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则b点v>v(填“<”、“=”或“>”),t3~t4时刻,H2O(g)的转化率H2O%降低的原因是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因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容器为绝热容器,故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逆向进行.

(3)利用CO与H2可直接合成甲醇,图2是由“甲醇-空气”形成的绿色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写出以石墨为电极的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4e-+4H+=2H2O,利用该电池电解1L 0.5mol/L的CuSO4溶液,当消耗560mLO2(标准状况下)时,电解后溶液的pH=1(溶液电解前后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CaCl2:CaCl2═Ca2++2Cl-
(2)Ba(OH)2:Ba(OH)2═Ba2++2OH-
(3)KHSO4:KHSO4═K++H++SO42-
(4)KHCO3:KHCO3═K++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l-的结构示意图
B.S2-的结构示意图:
C.纯碱的化学式:NaHCO3
D.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H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X元素的单质的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Y元素的氧化物Y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元素的符号:H.
(2)原子半径:Y> Z(填“>”、“<”或“=”).
(3)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4)Y与Z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比较为HCl>H2S.
(5)Y与Z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HClO4.(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已知:①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2+
I.制备NaNO2
(1)装置A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装置的目的是将NO2转化为NO;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3)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BD(填序号).
A.P2O5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D.生石灰
(4)E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NO+3MnO4-+4H+=5NO3-+3 Mn2++2H20.
II.测定NaNO2纯度
(5)准确称取质量为m g的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用a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达滴定终点时所用KMnO4溶液体积为bml.则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frac{69ab}{4m}%$.
(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用含m、a、b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