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LN2和CH4的混合气体与4LO2点燃充分反应后,用干燥剂除去水分,剩余气体的体积5L。原来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各气体体积都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测定)为(    )

A.1:3        B.1:1         C.2:1        D.3: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其离子方程式是
 
.为防止环境污染,可用碱液吸收氮的氧化物.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
 

(3)已知: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根据①和②,标准状况下,4.48L CH4恰好将NO2转化为N2时,△H=
 

关于①和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kJ?mol-1
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发生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相同
c.如图可表示①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4)同温同压下,3.5L NH3恰好将3.0L NO和NO2的混合气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中 NO和NO2的体积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9分)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其离子方程式是       。为防止环境污染,可用碱液吸收氮的氧化物。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一种钠盐,该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① CH4(g) + 4 NO2(g) =" 4" NO(g) + CO2(g) +2 H2O(g)  △H= -574 kJ·mol1
② CH4(g) + 4 NO(g) =" 2" N2(g) + CO2(g) + 2 H2O(g)   △H= -1160 kJ·mol1
根据①和②,标准状况下,4.48 L CH4恰好将NO2转化为N2时,△H=          
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  △H    574 kJ·mol1
(4)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将3.0 L NO和NO2的混合气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
气中 NO和NO2的体积比是  
(5)含有1mol 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所得氧化产物a、b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b是        n3 =         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0分)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其离子方程式是                    
(2)已知:① CH4(g) + 4 NO2(g) =" 4" NO(g) + CO2(g) +2 H2O(g)   △H=" -574" kJ·mol-1
② CH4(g) + 4 NO(g) =" 2" N2(g) + CO2(g) + 2 H2O(g)    △H=" -1160" kJ·mol-1 根据①和②,标准状况下的4.48 L CH4恰好将NO2转化为N2时△H=               。
(3)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将3.0 LNO和NO2的混合气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       
(4)向含有1mol HNO3的稀硝酸中逐渐加入铁粉,所得氧化产物a、b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则n3 =             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5分)用一只量筒收集CH4和Cl2的混合气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用灯光照射量筒中的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量筒内气体颜色            ,量筒壁上出现

           ,量筒内水面            ,量筒中的水溶液呈            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只写第一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