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金属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Fe+3Cu2+═2Fe3++3Cu | |
B. | 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OH-+HCO3-═H2O+CO2↑ | |
C. |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Ba2++2OH-+2H++SO42-═2H2O+BaSO4↓ | |
D. | 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
分析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C.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D.氢氧化钙为石灰乳时,应保留化学式.
解答 解:A.金属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离子方程式:Fe+Cu2+═Fe2++Cu,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OH-+HCO3-═H2O+CO32-,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Ba2++2OH-+2H++SO42-═2H2O+BaSO4↓,故C正确;
D.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Ca(OH)2+CO32-═CaCO3↓+2OH-,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须遵循客观事实,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_{55}^{131}$I的化学性质与${\;}_{53}^{127}$I是相同 | |
B. | ${\;}_{53}^{131}$I的原子序数为53 | |
C. | ${\;}_{53}^{131}$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 |
D. | ${\;}_{53}^{131}$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 |
B.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
C. | 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 |
D. | 当转移8mol电子时,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 | |
B. | 已知CuS和FeS都难溶于水,将H2S分别通入CuCl2和FeCl2溶液,都会产生沉淀 | |
C. |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可消失 | |
D. | 形状基本一样的纯净锌块和含铜、铁等杂质的锌块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纯净的锌块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
B. |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 |
C. |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 |
D. | 少量金属汞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应立即向汞上撒硫黄粉,然后再清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备选项 | 挑选项序号 |
1 | A.NO B.CO2 C.SO2 D.P2O5 | |
2 | A.S2- B.I-C.Fe D.K+ | |
3 | A.HCl B.CO2 C.NH3 D.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