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金属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Fe+3Cu2+═2Fe3++3Cu
B.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OH-+HCO3-═H2O+CO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Ba2++2OH-+2H++SO42-═2H2O+BaSO4
D.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分析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C.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D.氢氧化钙为石灰乳时,应保留化学式.

解答 解:A.金属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离子方程式:Fe+Cu2+═Fe2++Cu,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OH-+HCO3-═H2O+CO32-,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Ba2++2OH-+2H++SO42-═2H2O+BaSO4↓,故C正确;
D.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Ca(OH)2+CO32-═CaCO3↓+2OH-,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须遵循客观事实,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物质M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已知C在D中燃烧发生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OH-+H2↑+Cl2↑.
(2)比较B中各元素原子半径大小Na>O>H(填元素符号).
(3)若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G的化学式是H2SiO3
(4)若A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与B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溶液逐滴加入E溶液,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中逐渐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且不断增加,然后又由多到少,最后消失.
(5)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CO32-,SO42-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及其浓度之比为c(H+):c(Al3+):c(NH4+):c(SO42-)=1:1:2:3.
(6)若E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写出G溶液充分蒸发灼烧后的产物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CuO$\stackrel{△}{→}$2CH3CHO+Cu+2H2O.
(7)根据下图,写出25℃时由CO2和H2O转化为葡萄糖溶液的化学方程式6CO2(g)+6H2O(l)$\stackrel{△}{→}$C6H12O6(aq)+2H2O(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阿伦尼乌斯公式(Arrhenius equation)由瑞典的阿伦尼乌斯所创立,该公式是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经验公式,可写作k=Ae${\;}^{-\frac{{E}_{a}}{RT}}$,k为速率常数,R为摩尔气体常量,单位为J•mol-1•K-1,T为热力学温度Ea为表观活化能,A为指前因子(也称频率因子).某反应的表现活化能是30.3kJ•mol-1,当T=250K时,温度增加2.5K,则反应速率常数为原来得${e}^{\frac{1}{8.33R}-\frac{1}{8.25R}}$倍(用e、R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广泛应用于乳制品、营养液等,溶于水,可由乳酸与FeCO3反应制得.
I.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粉逐渐溶解,体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成浅绿色.
将B中生成的FeCl2溶液压人装置C的操作是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
Ⅱ.制备乳酸亚铁:
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
(2)加入少量铁粉的作用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反应后加入适量乳酸的作用是除去铁粉
(3)从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所需的实验操作是冷却结晶(或低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设计实验证明乳酸亚铁中含Fe2+:取少量乳酸亚铁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色,然后加入新制氯水,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_{53}^{131}$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有叙述中错误的是(  )
A.${\;}_{55}^{131}$I的化学性质与${\;}_{53}^{127}$I是相同
B.${\;}_{53}^{131}$I的原子序数为53
C.${\;}_{53}^{131}$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_{53}^{131}$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  )
A.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D.当转移8mol电子时,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
B.已知CuS和FeS都难溶于水,将H2S分别通入CuCl2和FeCl2溶液,都会产生沉淀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可消失
D.形状基本一样的纯净锌块和含铜、铁等杂质的锌块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纯净的锌块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少量金属汞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应立即向汞上撒硫黄粉,然后再清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外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
组别备选项挑选项序号
1A.NO  B.CO2 C.SO2  D.P2O5
2A.S2- B.I-C.Fe   D.K+
3A.HCl  B.CO2   C.NH3  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