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保存过程中变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质现象是________,相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放烧碱等碱性溶液不宜用磨口玻璃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H2SiO3的酸性比碳酸的弱,故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或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2)因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故盛放NaOH时在磨口处发生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且Na2SiO3是一种矿物胶,能使瓶塞与瓶口黏结。
答案: (1)空气中的CO2与Na2SiO3水溶液发生反应 有白色胶状沉淀物生成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或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
(2)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它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而使瓶塞与瓶口黏结 2OH-+SiO2===SiO+H2O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及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若甲是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
| B. | 若甲是Fe,则丁可能是Cl2 |
| C. | 若丁是CO2,则甲可能为Mg |
| D. | 若丁是O2,则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差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 初始浓度c/mol/L |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 ||
序号 | CH3COCH3 | HCl | Br2 | |
① ② ③ ④ | 0.80 1.60 0.80 0.80 | 0.20 0.20 0.40 0.20 | 0.0010 0.0010 0.0010 0.0020 | 290 145 145 580 |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Cl-、SO B.Cu2+、Fe2+、NO、SO
C.Na+、Ca2+、Cl-、ClO- D.K+、NH、Cl-、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Cl-、SO B.Cu2+、Fe2+、NO、SO
C.Na+、Ca2+、Cl-、ClO- D.K+、NH、Cl-、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硝酸与盐酸是工业上常用的三大强酸。工业上制备硫酸常用接触法,工业上制硝酸是用氨的催化氧化法。下列关于工业上制硫酸与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沸腾炉中进行的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
B.氨被氧气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C.硫酸工业、硝酸工业都需要对工业尾气进行处理
D.接触法制硫酸的原料为:二氧化硫、空气、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相同条件下,O4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合成的一种新型的氧分子,一个分子由四个氧原子构成,振荡会发生爆炸,在相同条件下,关于等质量的O4和O3比较正确的是( )
| A. | 所含原子数相等 | B. | 密度之比1:1 | C. | 体积之比1:1 | D. | 分子数之比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