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 |
B. | 蒸发时,待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其烘干 | |
C. |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量蒸出气体的温度 | |
D.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分析 A.蒸发在蒸发皿中进行;
B.蒸发时不能蒸干;
C.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
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
解答 解:A.蒸发在蒸发皿中进行,不能使用坩埚,故A错误;
B.蒸发时不能蒸干,则待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其烘干,故B正确;
C.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量蒸出气体的温度,故C正确;
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方法及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操作及实验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 mol/L K2SO4 溶液中含有 K+为0.2 NA | |
B. | 2.4g镁离子所含电子数目为NA | |
C. | 足量铜与1L2mol•L-1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H2分子总数为2NA | |
D. | 标准状况下,44.8 L CCl4中含2NA个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进行焰色反应时,必须用稀硫酸洗涤并灼烧铂丝,然后再进行实验 | |
B. |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C. | 读取滴定管内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 |
D. | 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水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 |
B. | 该反应的△H2=+483.6kJ/mol | |
C. | △H2<△H1 | |
D. | △H1<△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t/s | 0 | 2 | 4 | 6 | 8 |
n(Cl2)/mol | 0 | 0.30 | 0.39 | 0.40 | 0.40 |
A.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22 mol•L-1,则反应的△H<0 | |
B. | 若在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 |
C.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COCl2、0.60 molCl2和0.60 molCO, 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v(逆) | |
D.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Cl2和0.8 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纯硅 | B. | 玻璃 | C. | SiO2 | D. | 沙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