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证明溶液中是否有Fe2,其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 ②加少许氯水 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了探究浓度对硫酸氧化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称取无锈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1)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请选择下列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X溶液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加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X溶液中含有Fe2+,否则不含Fe2+
取少量X溶液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加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X溶液中含有Fe2+,否则不含Fe2+

供选用试剂: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2)乙同学为了测定气体Y中SO2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Ⅰ.取672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
方案Ⅱ.向VmL c mol?L-1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缓慢通入Y气体aL(标准状况),溶液恰好完全褪色.
方案Ⅲ,取VL(标准状况)气体Y缓慢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mg.
①其中不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III
方案III
,理由是
生成BaCO3和BaSO4两种沉淀,无法计算SO2的体积
生成BaCO3和BaSO4两种沉淀,无法计算SO2的体积

②选择合理方案的数据计算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
66.7%或
7cV
125a
×100%
66.7%或
7cV
125a
×100%

[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已省略).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吸收并除去SO2
吸收并除去SO2

(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
B中品红溶液不褪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中品红溶液不褪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有同学根据“F干燥管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色”确认Y气体中是否有氢气,你认为是否可靠?
不可靠
不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述理由:
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F装置,也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F装置,也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编号对应的仪器名称
①:
蒸馏烧瓶
蒸馏烧瓶

②:
冷凝管
冷凝管

④:
容量瓶
容量瓶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
酒精灯
酒精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蒸馏
蒸馏
.实验过程中通入冷却水的方向是
g→f
g→f
(填“g→f”、“f→g”).
(4)现需配250mL 0.2mol/L NaCl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Ⅱ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等.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 CO32-、SO42- 和 Cl-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步骤是:①称量→②溶解→③过滤→④(再过滤)→⑤滤液蒸发→⑥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
B
B
(填选项的标号).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
滤液中混有不溶性杂质
滤液中混有不溶性杂质

(4)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溶解,如何证明溶液中有SO42-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后,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SO42-,反应离子式为Ba2++SO42-═BaSO4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后,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SO42-,反应离子式为Ba2++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 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加热A。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并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能说明氧化性Fe3+ > SO2的离子方程式是                               
(5)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不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 SO2的是      (填“甲”“乙”“丙”),请用必要的文字说明理由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 Fe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SO42-
(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2+(aq)+ SO32- (aq)  FeSO3(s)(墨绿色)提出假设:FeCl3与 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 溶液E和F分别为          (写化学式)。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三第二次统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可以用淀粉-KI试纸检验操作I中是否有溴生成,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代替操作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生成物中溴的化合价分别为+5-1价,操作中如果用稀硫酸代替氯气,则操作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用溴和苯反应合成。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表为苯、溴和溴苯的相关数据: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回答下列问题:

4)在A中加入30 .0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8.0 mL液态溴。向A中滴加液溴,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蒸馏。

在该实验中, 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25mL????? b50mL????? c100mL??? d250mL

收集溴苯时,应根据_________(“C1“C2)所显示的温度,其温度应为_________

在反应开始后到收集溴苯之前,应先将F装置连接在D装置后,用它可承接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证明苯和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第一步:取少量反应后F装置中的溶液于试管中;第二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第三步:继续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苯和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该实验方案__________(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 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加热A。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并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能说明氧化性Fe3+ > SO2的离子方程式是                               

(5)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不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 SO2的是      (填“甲”“乙”“丙”),请用必要的文字说明理由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 Fe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SO42-

(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2+(aq)+ SO32- (aq)  FeSO3(s)(墨绿色)提出假设:FeCl3与 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 溶液E和F分别为          (写化学式)。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