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我国产的喜树中可提取一种生物碱,这种生物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经分析可知其质量组成为C:69%、H:4.6%、O:18.4%、N:8.0%.试确定其实验式为C10H8NO2;相对分子质量为348,分子式为C20H16N2O4

分析 先根据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求出实验式,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这种生物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确定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该生物碱中各原子个数比=C:H:N:O=$\frac{69}{12}$:$\frac{4.6}{1}$:$\frac{8}{14}$:$\frac{18.4}{16}$=5.75:4.6:0.57:1.15=10:8:1:2,
实验式为C10H8NO2,设分子式为(C10H8NO2n,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
300<(12×10+1×8+14+16×2)×n<400,
所以n=2,则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0H16N2O4,相对分子质量为348;
故答案为:C10H8NO2;348;C20H16N2O4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得出物质的化学式,计算较复杂,题目难度不大,难点在于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确定分子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三氯化氮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氮与氯的共用电子对偏向氮原子.则下列关于三氯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Cl3为非极性分子
B.NCl3跟水反应的产物为NH3和HClO
C.NCl3跟水反应生成NH4Cl、O2和Cl2
D.在NCl3分子中N为+3价,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是HNO2和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H2O2的电子式:
C.CO2的比例模型:D.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核素:18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和概念的表达理解正确的是(  )
A.立体烷和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1,3-丁二烯的键线式可表示为
C.二氟化氧分子电子式为  
D.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操作能实现符合题中要求的是(  )
A.
能证明制取HBr的现象使烧杯中红色褪去
B.
实验室可用此装置制取氨气
C.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D.
用KMnO4滴定H2C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kJB.557kJC.436kJD.181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核素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9,写出核素的元素符号17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①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1=+489.0kJ/mol
C(石墨)+CO2(g)═2CO(g)△H2=+172.5kJ/mol
则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
②氯化钯(PdCl2)溶液常被应用于检测空气中微量CO,PdCl2被还原成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CO+H2O=Pd+CO2+2HCl;
(2)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3H8和O2构成丙烷燃料电池.
①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3H8+26OH--20e-=3CO32-+17H2O;
②某同学利用丙烷燃料电池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b一定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COCO2
1650241.65
2900120.43
3900120.41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填“吸”或“放”)热反应;
②实验2中,平衡常数K=$\frac{1}{6}$;
③实验3跟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了压强(答一种情况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干冰的升华
B.铝热反应
C.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固体粉末混合
D.铜与浓硝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