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 | C-H | C-C | C=C | H-H |
键能/kJ•mol-1 | 412 | 348 | x | 436 |
分析 (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能键能,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应是-CH2CH3中总键能与-CH=CH2、H2总键能之差;
(2)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应增大,等效为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G=△H-T△S,△G为自由能变化,△H为焓变,T为热力学温度,△S熵变.当△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分析判断;
(4)①根据v=$\frac{△n}{\frac{V}{△t}}$计算;
②化学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乘积的比值,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
③6min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可知,改变的外界条件为升高温度;
④10min时,计算平衡常数,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人1moI乙苯、1mol Cl2、1mol α-氯乙基苯和l mol HCl,相当于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12min时达到新平衡,平衡常数不变,利用三段式计算并画图.
解答 解:(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能键能,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应是-CH2CH3中总键能与-CH=CH2、H2总键能之差,设C=C键能为X,则△H=(5×412+348-3×412-X-436)kJ•mol-1=124kJ•mol-1,解得X=612KJ/mol;
故答案为:612KJ/mol;
(2)降低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制备苯乙烯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应增大,等效为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故答案为: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应增大,等效为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3)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满足,△H-T△S<0,依据题干条件可知,制备苯乙烯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S>0,正反应吸热,△H=+124KJ/mol>0,所以反应一定是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高温;
(4)①T℃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2mol乙苯(g)和2mol Cl2(g)发生反应Ⅱ,5min时达到平衡,依据题干条件可知,C(HCl)=0.16mol/L,v=$\frac{△n}{\frac{V}{△t}}$=$\frac{0.16mol/L}{5min}$=0.032 mol•L-1•min-1,
故答案为:0.032 mol•L-1•min-1;
②5min时达到平衡,依据题干条件可知,C(HCl)=0.16mol/L,n(HCl)=1.6mol,
起始(mol) 2 2 0 0
转化(mol) 1.6 1.6 1.6 1.6
平衡(mol) 0.4 0.4 1.6 1.6 平衡常数为K=$\frac{\frac{1.6}{10}×\frac{1.6}{10}}{\frac{0.4}{10}×\frac{0.4}{10}}$=16,
故答案为:16;
③制备α-氯乙基苯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6min时,乙苯、Cl2的浓度在减小,而α-氯乙基苯和HCl的浓度在增加,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能是升高温度,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④10min时,乙苯、Cl2、α-氯乙基苯和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2mol/L、0.02mol/L、0.18mol/L、0.18mol/L,平衡常数为K=$\frac{0.18×0.18}{0.02×0.02}$=81,此时乙苯、Cl2、α-氯乙基苯和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1:9:9,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人1mol 乙苯、1mol Cl2、1mol α-氯乙基苯和l mol HCl,相当于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则α1<α2,设转化的乙苯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
起始(mol/L) 0.12 0.12 0.28 0.28
转化(mol/L) x x x x
平衡(mol/L) 0.12-x 0.12-x 0.28+x 0.28+x
平衡常数为K=$\frac{(0.28+x)×(0.28+x)}{(0.12-x)×(0.12-x)}$=81,解得x=0.08mol/L,则12min时,乙苯、Cl2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2-x=0.04mol/L,α-氯乙基苯和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28+x
=0.36mol/L,浓度变化曲线如图:,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理论,明确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能键能,熟悉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是解题关键,注意(4)利用平衡常数不变,利用三段式计算并画图是该题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月考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时,0.1 mol Na2C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 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W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2c(CO32-)+c(OH-)+c(Cl-)
B.pH=4的溶液中:c(H2CO3)+c(HCO3-)+c(CO32-)<0.1mol·L-1
C.pH=8的溶液中:c(H+)+c(H2CO3)+c(HCO3-)=c(OH-)+c(Cl-)
D.pH=11的溶液中:c(Na+)>c(Cl-)>c(CO32-)>c(HCO3-)>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57H104O6,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3 mol羧酸M和1 mol甘油[HOCH2CH(OH)CH2OH]。羧酸M的分子式为( )
A.C17H32O2 B.C18H34O2 C.C18H36O2 D.C19H36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压强/MPa | 10 | 20 | 30 | 40 |
φ(NH3) | 0.30 | 0.45 | 0.54 | 0.60 |
A. | 10 MPa时,H2的转化率为75% | |
B. | 20 MPa时,N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0 MPa时的1.5倍 | |
C. | 40 MPa时,若容器的体积为VL,则平衡常数$K=\frac{{64{V^2}}}{3}$ | |
D. | 30 MPa时,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平衡时,两容器内SO3的浓度必定相等 | |
B. | 平衡时,混合气体中的SO3的体积分数甲比乙高 | |
C. | SO2的转化率乙容器内比甲容器内高 | |
D. | 反应后的相同时间内,甲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