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部分物质的性质,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流程:
①Al2O3$→_{△}^{NaOH(aq)}$NaAlO2(aq)$\stackrel{CO_{2}}{→}$Al(OH)3
②S$\stackrel{O_{2}/点燃}{→}$SO2$\stackrel{H_{2}O}{→}$H2SO3
③Fe2O3$\stackrel{HCl(aq)}{→}$FeCl3$\stackrel{△}{→}$无水FeCl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步骤①②中的SO2气体和CO2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鉴别
B.步骤③中,检验FeCl3(aq)溶液中是否存有Fe2+,应该选用KSCN溶液
C.三个步骤中都没有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H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溶液pH减小,Kw不变

分析 A.二者均为酸性氧化物,均与石灰水反应;
B.检验FeCl3(aq)溶液中是否存有Fe2+,利用其还原性;
C.S$\stackrel{O_{2}/点燃}{→}$SO2中S、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D.H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酸性增强,Kw只与温度有关.

解答 解:A.二者均为酸性氧化物,均与石灰水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检验FeCl3(aq)溶液中是否存有Fe2+,利用其还原性,选择高锰酸钾溶液,而检验铁离子选择KSCN溶液,故B错误;
C.S$\stackrel{O_{2}/点燃}{→}$SO2中S、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其它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H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酸性增强,则溶液pH减小,Kw只与温度有关,常温下Kw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性质、物质检验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实验及评价能力的综合考查,注意氧化还原反应、Kw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溶液X含有K+、Mg2+、Fe3+、Al3+、Fe2+、Cl-、CO32-、OH-、SiO32-、NO3-、SO42-中的几种,已知该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为确定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现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气体可能是NO和CO2的混合物
B.原溶液可能存在Fe3+
C.溶液X中所含离子种类共有4种
D.另取l00mL原溶液X,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理论上得到的固体质量为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和主族序数均相等.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W、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还多1个.Z是所在周期中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X>Y>W
B.W、X、Y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X、Y、Z三种元素与W 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基态时,原子序数为13的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所占据原子轨道数共有(  )
A.13B.4个C.6个D.7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2CO3:其中c(CO32-)的大小关系为:②>④>③>①
B.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H+)=c(OH-)+c(HC2O4-)+c(C2O42-
C.向0.2 mol•L-1NaHCO3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 溶液:c(CO32-)>c(HCO3-)>c(OH-)>c(H+
D.常温下,同浓度的CH3COONa与CH3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c(CH3COOH)+c(OH-)>c(Na+)+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 
 A 白色沉淀 臭鸡蛋气味气体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B 无色溶液 无色无味气体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C 无色溶液 浅黄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D 白色沉淀浅黄色沉淀  无色溶液无色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根据等电子原理,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相似的是(  )
A.NH4+和CH4B.H3O+和NH3C.NO3-和CO32-D.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2SiO4和少量Fe、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实验过程如图1:

(1)酸溶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MgCO3(S)+2H+(aq)═Mg2+(aq)+CO2(g)+H2O(l)△H=-50.4kJ•mol-1
Mg2SiO4(s)+4H+(aq)═2Mg2+(aq)+H2SiO3(s)+H2O(l)△H=-225.4kJ•mol-1
酸溶需加热的目的是加快酸溶速率;所加H2SO4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避免制备MgCO3时消耗过多的碱.
(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发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
(3)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萃取分液,以除去溶液中的Fe3+
①实验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②为使Fe3+尽可能多地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采取的操作:向装有水溶液的仪器A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萃取剂,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并重复多次.
(4)请补充完整由萃取后得到的水溶液制备MgCO3•3H2O的实验方案:边搅拌边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至5<pH<8.5,过滤,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有大量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在50℃下干燥,得到MgCO3•3H2O.
[已知该溶液中pH=8.5时Mg(OH)2开始沉淀;pH=5.0时Al(OH)3沉淀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原子序数为84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六周期第VIA族.
(2)将序号填入空格中.在①NaOH  ②H2O  ③H2O2 ④N2  ⑤NH4Cl  ⑥Na2O2   ⑦MgBr2 等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⑦,只含有共价键的是②③④,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①⑤,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⑥,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③,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①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