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1)写出图1中序号①~③仪器的名称:

①蒸馏烧瓶;   ②冷凝管;   ③分液漏斗.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③④.(填仪器序号)
(3)图2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mL 1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量筒⑦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b.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 (写仪器名称).
c.经计算,配制48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27.2mL.
d.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有A、B.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B.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E.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分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来回答;
(2)分液漏斗和100mL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3)a.根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frac{1000ρω}{M}$来计算;
b.根据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来确定仪器;
c.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V=CV来计算;
d.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frac{n}{V}$判断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解答 解:(1)因①②③仪器的名称分别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
(2)因分液漏斗和100mL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蒸馏烧瓶、冷凝管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③④;
(3)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frac{1000ρω}{M}$=$\frac{1000×1.84g/ml×98%}{98g/mol}$=18.4mol/L;
故答案为:18.4;
b.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由于无480ml容量瓶,故选用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
c.由于无480ml容量瓶,故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480mL 1mol•L-1的稀硫酸,设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V=CV可知:18.4mol/L×Vml=1mol•L-1×500mL,解得V=27.2mL;
故答案为:27.2;
d.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故导致稀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frac{n}{V}$判断可知浓度偏高,故A正确;
B.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一旦冷却下来,导致稀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frac{n}{V}$判断可知浓度偏高,故B正确;
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导致浓溶液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frac{n}{V}$判断可知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配制过程中需要滴加蒸馏水,故此无影响,故D错误;
E.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导致稀溶液体积偏大,根据c=$\frac{n}{V}$判断可知浓度偏低,故E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注意c=$\frac{n}{V}$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2和HCl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 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D.1 L 0.1 mol/L NaOH溶液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室温下,向10mL0.1mol•L-1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再加CH3COONa固体促进醋酸的电离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溶液中$\frac{c(C{H}_{3}CO{O}^{-})}{c(C{H}_{3}COOH)•c(O{H}^{-})}$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根据Al(OH)3 的Ksp=1.3×10-33、Mg(OH) 2的Ksp=5.6×10-12,等物质的量浓度AlCl3、MgCl2混合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相应沉淀,pH与沉淀量关系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l(OH)3  和Mg(OH)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完全相同
B.若改变溶液的pH,在pH<4.7时,n(Mg2+)几乎不变化
C.当pH>11.1时,溶液中只有NaCl和NaAlO2(Na[Al(OH)4])
D.等物质的量浓度Al3+、Mg2+混合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相应沉淀,氨水的pH与沉淀量关系与上图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相同温度时,100mL 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溶液的pHB.醋酸的电离常数
C.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D.溶液中的c(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SO4═H22++SO42-B.NaHCO3═Na++H++CO32-
C.Ba(OH)2═Ba2++2(OH)-D.Na3PO4═3Na++P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CD (填选项字母).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B.盛装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NaOH溶液润洗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2)取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0.1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滴定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
(mL)
标准KMnO4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5.000.5020.40
第二次25.003.0023.00
第三次25.004.0024.10
①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酸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3)沉淀滴定要求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
参考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D(填选项字母).
难溶物AgClAgBrAgCNAg2CrO4AgSCN
颜色浅黄砖红
Ksp1.77×10-105.35×10-131.21×10-161.12×10-121.0×10-12
A.NaCl          B.NaBr         C.NaCN           D.Na2Cr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常温时,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pH=11的氨水,当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氨水的体积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Ksp[Cu(OH)2]=2.2×10-20)(  )
A.滴加过程中,当溶液中c(Cu 2+)=2.2×10-2mol/L时,溶液的pH=9
B.滴加过程中,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2c(NH4+)=c(SO4 2-
C.若滴加pH=11的Na0H溶液,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小于V
D.若将氨水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c(NH4+)/c(NH3•H2O)始终保持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C、D 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B、C原子能形成CB型离子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符号是:AS
(2)A、B、C、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K)>r(Ca)>r(S)>r(Cl).
(3)B与D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CaCl2,电子式为,属于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