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最新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与多个国家进行科技合作,成功研发出铯(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ⅠA族,根据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下列内容:
(1)铯的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铯的原子序数为55.
(2)铯单质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s+2H2O=2CsOH+H2↑.
(3)预测铯单质的还原性比钠单质的还原性强(填“弱”或“强”).

分析 (1)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由Na的原子序数为11,第三、四、五周期元素的种类为8、18、18计算;
(2)金属性Cs>Na,与水反应更剧烈,生成氢气和碱;
(3)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解答 解:(1)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ⅠA族,则铯的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铯的原子序数为11+8+18+18=55,故答案为:6;1;55;  
(2)金属性Cs>Na,与水反应更剧烈,生成氢气和碱,则观察到无色气体生成,反应为2Cs+2H2O=2CsOH+H2↑,故答案为:无;2Cs+2H2O=2CsOH+H2↑;     
(3)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铯单质的还原性比钠单质的还原性强,故答案为:强.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探究氯气与KI溶液的反应,某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放下部分浓盐酸,加热装置B中溶液变蓝色,随后蓝色褪去,溶液显浅棕色
(1)装置A中生成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C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3)能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B装置中通氯气后溶液变蓝.
(4)为探究B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I2和I-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I2+I-?I3-,I3-显棕黄色且遇淀粉变蓝;I2可被氯气与氧化为ICl2-(红色)和ICl4-(黄色),两种离子可继续被氧化成IO3-(无色).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Ⅰ.取反应后B中的溶液4mL分成两等份,第一份滴入1滴碘水;第二份滴入淀粉溶液第一份溶液蓝色
第二份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Ⅱ.将I2溶于KI溶液中配制得碘总浓度为0.1mol/L的溶液,取上述溶液2mL,滴加1滴淀粉溶液,再通入氯气加淀粉后溶液变蓝,通氯气后蓝色褪去,溶液显浅棕色
Ⅲ.向Ⅱ所得溶液继续通入氯气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①操作Ⅰ的实验目的是证明反应后的B溶液中有淀粉,无I3-,说明溶液的浅棕色不是I3-造成的.
②写出ICl2-在水溶液中与氯气反应生成IO3-的离子方程式ICl2-+2Cl2+3H2O=IO3-+6Cl-+6H+
③由以上实验可推断B中溶液颜色变成浅棕色的原因是I-先被氯气氧化成I2,I2又被氯气氧化成ICl2-(红色)和ICl4-(黄色),两者混合呈浅棕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极性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化学键断裂,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液化均为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均是物理变化
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吸收处理工业生产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物质
C.利用石油的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D.将苦卤水浓缩、氧化,鼓入空气和水蒸气可提取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戴维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有机物蒸气、空气燃烧时需3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2倍于其体积的CO2,该有机物是(  )
A.CH4B.C2H6C.C2H5OHD.CH3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c(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CO3 d.Na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浓     时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800℃1.00.800.670.570.500.500.50
2800℃C20.600.500.500.500.500.50
3800℃C30.920.750.630.600.600.60
4820℃1.01.00.400.250.200.200.20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反应物A的平均速率为0.013mol/(L•min).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1.0mol/L,反应经20minA的浓度就不再发生变化,进而可推测实验2中隐含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
(3)在实验3中,A的初始浓度C3>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升高温度,A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D.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