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在通信、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Cd+2NiO(OH)+2H2O$?_{充电}^{放电}$2Ni(OH)2+Cd(OH)2
已知Ni(0H)2和Cd(0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Cd,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放电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 (1)原电池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电极为负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电极是正极,该反应放电时生成氢氧化物,说明电解质溶液呈碱性;
(2)正极上NiO(O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过程实质上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解答 解:(1)原电池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电极为负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电极是正极,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Cd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Ni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所以Cd是负极,该反应放电时生成氢氧化物,说明电解质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Cd;碱性;
(2)负极反应为Cd-2e-+2OH-=Cd(OH)2,正极上NiO(O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上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
故答案为::NiOOH+e-+H2O═Ni(OH)2+OH-
(3)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过程实质上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原电池和电解池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弱
C.M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
D.Y的气态氢化物比Z气态氢化物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4g H218O中含有电子总数为30NA
B.11.2L 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23gNa+含有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A
D.16g氧气和16g臭氧含有的核外电子总数均为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C、D、E、F、G、H都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元素A的原子核内仅有一个质子,A、E同主族,B、C、D为同周期元素,且与A元素能形成相同电子数的化合物,D与G同主族,G的质子数为D的2倍,元素F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1.B、D、G的质子数之和等于F、H的质子数之和.请问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上述至少两种元素组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的化学式SO2、Na2O2、HClO、NaClO(至少写出两种).
(2)C的氧化物、G的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试举一例酸雨.
(3)A分别与G、H能形成相应的最常见二种化合物,这二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Cl>H2S(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由A、D、E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该化合物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
(5)B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单质与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C+4HNO3(浓)$\frac{\underline{\;\;△\;\;}}{\;}$4NO2↑+CO2↑+2H2O.
(6)将E、F两种元素的单质同时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且无固体剩余,则所投入到水中的E的单质和F的单质的质量之比为23.
(7)配平:3G+6NaOH-2Na2G+1Na2G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等特点.如图为镁一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由负极经电解质溶液移向正极
B.ClO-参与的一极为正极
C.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放电过程中,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溶液红色加深碳酸钠水解吸热
B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二者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C向Fe(NO32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盐酸加入盐酸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被盐酸氧化为Fe3+
D向1mL0.1mol/LMgSO4溶液中滴入10mL等浓度的NaOH溶液,片刻后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常数比Mg(OH)2的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索金属回收物的综合利用,专门设计实验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CuSO4•5H2O),其实验方案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在滤液C转化为沉淀Ⅱ的过程中盐酸的用量不易控制,可改为通CO2气体,写出滤液C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写出由沉淀Ⅱ转化为AlCl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3)小组成员经过检测,发现制得的绿矾不纯,试分析其主要含有哪些杂质: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铁,要想由沉淀Ⅰ最终制得纯度较高的绿矾,应如何改进向溶液D中加入足量铁粉,反应后过滤,再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即可得纯度较高的绿矾
(4)小组成员从资料中获知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在滤渣B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来制备胆矾晶体,则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3H2O═CuSO4•5H2O(或Cu+H2O2+H2SO4═CuSO4+2H2O.
(5)有同学提出可将方案中最初溶解合金的盐酸改为烧碱,重新设计方案,也能最终制得三种物质,你认为第二种方案相对于第一种方案更合理(填“更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一种方案操作步骤多、时间长、消耗试剂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在某温度下达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c(N2)=3mol•L-1 ,c(H2)=9mol•L-1,c(NH3)=4mol•L-1,则:
(1)该温度时的平衡常数为$\frac{16}{2187}$;起始浓度c(N2)=5mol•L-1
(2)H2的转化率为40%.
(3)平衡后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ce(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增加N2的浓度
d.增加H2的浓度e.分离出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下列性质的编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横线中:
A.脱水性;B.强酸性;C.氧化性; D.吸水性
①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D
②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AC
③在冷浓HNO3中放入铝片没明显现象.C
④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B
(2)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此处所指的风化作用是指矿物与水和CO2同时作用的过程.例如钾长石(KAlSi3O8)风化生成高岭土[Al2Si2O5(OH)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AlSi3O8+2CO2+7H2O═2K++2HCO3-+4H2SiO3+Al2Si2O5(OH)4,这个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因为碳酸酸性比硅酸强.
(3)为了验证木炭和浓H2SO4反应生成的CO2、S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每组只能选一次,不能重复选)

①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A接C,D接F,E接B;
②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出现白色沉淀,丁中酸性KMnO4未完全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