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分析 A.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B.碳酸氢钙完全电离,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C.反应生成醋酸钾、水;
D.反应生成硫酸镁、水、二氧化碳.

解答 解:A.铁跟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A正确;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H+═H2O+CO2↑,故B错误;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H3COOH+OH-═CH3COO-+H2O,故C正确;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MgCO3+2H+═Mg2++H2O+CO2↑,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水合肼(N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BD(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2)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O-+Cl-+H2O.

(3)设计实验方案: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反应后锥形瓶中剩余NaOH的浓度(实验提供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0.10mol•L-1盐酸、酚酞试液):取一定量锥形瓶内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后,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 0.10mol•L-1盐酸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3次.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右图2所示)
(4)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B(填标号).A.CO (NH2) 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原因是:N2H4•H2O+2NaClO=N2↑+3H2O+2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5)①称取馏分5.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0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本实验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出现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
②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18.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利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结论的是(  )
A.甲-盐酸,乙-石灰石,丙-硅酸钠溶液,证明酸性:盐酸>H2CO3>H2SiO3
B.甲-盐酸,乙-亚硫酸钠,丙-溴水,证明还原性:HCI>SO2>HBr
C.甲-浓盐酸,乙-高锰酸钾,丙-溴化钾,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
D.甲-氯化铵饱和溶液,乙-烧碱,丙-氯化铝,证明碱性:NaOH>NH3•H2O>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7种物质:I2、K2SO4、KI、H2O、H2SO4、CuI(难溶)、Cu(IO32.当将反应物混合时,可观察到反应体系中绿色晶体逐步转变为棕黄色沉淀.反应前如果向反应体系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反应后则得到蓝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Cu、I(填元素符号),还原剂是KI(填化学式).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酸性.
(3)当有1mol Cu(IO32参加反应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1mol.
(4)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盐类的物质有4种,属于电解质的有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Fe2+>I->Br-
B.原溶液中:n(Fe2+):n(I-):n(Br-)=2:2:3
C.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D.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反应现象填空
(1)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frac{\underline{\;点燃\;}}{\;}$Na2O2,生成物的颜色是淡黄色,名称是过氧化钠,其中钠显+1价,氧显-1价.
(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其水溶液显碱性(填“酸”、“碱”或“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既不能透过滤纸,又不能透过半透膜,混有氯化钠的“钴酞菁”可用渗析的方法净化
B.“钴酞菁”与水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工业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NO和NO2的混合物,假设不含N2O4),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

(1)工业上可用氨催化吸收法处理NOx,反应原理如下:4xNH3+6NOx$\frac{\underline{\;催化剂\;}}{\;}$(2x+3)N2+6x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处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有支撑装置都未画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②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③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易发生倒吸,尾气含有氮氧化物污染空气.
(2)工业上也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NOx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NO2+Na2CO3═2NaNO2+CO2(Ⅰ)
2NO2+Na2CO3═NaNO2+NaNO3+CO2(Ⅱ)
①当NOx被Na2CO3溶液完全吸收时,x的值不可能是C(填字母).
A. 1.9          B. 1.7           C. 1.2
②将1mol NOx通入Na2CO3溶液中,被完全吸收时,溶液中生成的NO3-、NO2-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x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线段b表示NO3-随x值变化的关系;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 Na2CO3溶液吸收,则需要Na2CO3溶液至少200g.
③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x,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CO2(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0g,则NOx中的x值为$\frac{7}{4}$.
(3)氨催化吸收法和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NOx尾气共同的优点是: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物质,防止有毒气体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 -1 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
①HCl   ②H2SO4 ③CH3COOH  ④NH4Cl  ⑤NaO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大小关系是 ①=②>③>④>⑤
B.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大小关系是 ④>③>①=⑤>②
C.上述溶液中能能促进水的电离是②>①=>⑤>③
D.上述溶液中能促进水的电离是只有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